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14735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试论大学生创造力及其培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大学生创造力及其培养策略[论文摘要]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是心理索质教育的璽要内容,也是学校索质教育的根木H标。止确认识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弄清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探讨科学冇效地实施人学生创造力教育,是从事该领域科学研究亟待思考的基本问题。[论文关键词]创造力索质教育培养策略人学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婆》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客观要求。培养造就创造力的
2、人才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培养的缘由何在?如何开展创造力培养?这是研究大学生创造力亟须弄清的主要问题。一、充分认识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造性的人才。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其主要特征是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经济因素,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到来是生产力的战略性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经济实现着人类在工业社会条件下解放口己的双手到当前条件下解放自己的大脑的转变,实现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唯一目标的“以物为本”的技术演变为“以人为
3、本”的技札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复杂性、不稳定性和可持续化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以不断完善白我。毋庸置疑,国际级科学人师和科技领军人物可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可以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难题,可以创造批界领先的科技成就,可加速理论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2.创造力培养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研究大学牛的创造力站质,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推行的“发现式”教育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个体创造力的培养:前苏联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提出创造性教育体系;“加拿大的叨天”对策研究会呼吁,为确保在“新工业革命”中取得主动权,必须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以培养“富有
4、创新的一代人”。在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严重禁锢了学牛创造力的发挥,致使人寻生的创造性明显逊色于发达国家人学牛。美国心理学家泰勒(Taylor)指出,哪个国家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和挖掘人民的潜在创造性,就可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下一代青年进行创造力培养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1.创造力培养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耍。从发展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在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需要创造力的挖掘。国内心理学者指出,“个体的创造性是生存的先决条件,生命健康的第一行动是创造活动”。,创造力是人的牛命力和人类木质的最髙表现,是人性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时代精神为人性发展提岀了新的要求:
5、需不断丰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激发人的潜能发挥以及个性的张扬,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和谐发展,使之成为具有开创粹神的新一代。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人为本,挖掘受教育者的创造潜力,激发其创造才能,这一目标比其他任何目标都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只有在创造中才能成为真正健康的人,创造力的培养适应T大学生ti身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二、创造力培养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1•创造力研究及其发展。创造力一词山拉丁文“creave”派牛而來,原意是“创造、创建、产生”,即在原先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产生出新的东西。西方近代心理学家曾对创造力的內涵进行探讨:吉尔福特(Guilford)认为,创造力集中体现为创造性思
6、维,它是一种扩散式的思考方式,是想象力的表现;威廉姆斯(Williams)主张应从一个人认知思考的方式及个性和处世风格中去了解创造力;托兰斯(Torrance)认为创造力的本质是“寻求真理”。基于上述理解,我国部分学者认为,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通过完成某种活动而产生出新颖、独特冇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创造力研究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单维到多维、零散到系统的演进过程。创造力系统观认为创造力包括个体的知识背景、认知风格、人格特质和个体所处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乃至整个社会大背最。实施创造教育,除重视个体因索,还盂璽视文化和社会因索。因此,我们认为,创造力是由知识、智力及优良
7、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是个体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2.制约创造力培养的影响因索。一是平均主义的屮庸思想。“人怕岀名猪怕壮”是屮国传统的中庸之道,长期以来的平均主义思想压制着创造性人才的茁壮成长,严重扼杀了个体创造力的发挥。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度发展的今天,没有个体的差异性就不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存创造力的民族就会停滞不前。“群体认同”原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必然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由此衍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