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35518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简单应用题教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单应用题教学探析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结合本人在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着重论述了简单应用题的点几教学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解答应用题能使学生把认数和计算中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数量关系运用于实际,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它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就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方法谈几点意见。 一、直观图示,建立表象 在数的认识与简单的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一定的题图和插图
2、,这正是进行应用题启蒙教学的好材料。例如:在"7的认识"这一节教学中,有一幅小朋友喂鸡的题图:1只公鸡,7只母鸡;2只黄母鸡,5只其他鸡。这幅图的作用,无疑是为"7的认识"和"7的组成"服务的,但其中也蕴含了部分数和总数关系的求和应用题的雏形。因此,教学中既要利用图使学生掌握"7的组成",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这样的表象: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就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5 在简单的计算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或通过"看图列式"和"说图意列式计算"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逐渐会用"三句话"讲清图意。 例如:在教学3-2=1这道算式之前,教师先在贴绒板上并
3、列贴上3只燕子,然后拿起其中两只贴到"空中"。接着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动态演示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原来有几只燕子?(2)飞走了几只?(3)还剩下几只?之后,再请学生把刚才的三个问题连起来,用"三句话"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及时抽象概括出:3-2=1,使具体的实物图示与抽象概括的数量关系相沟通,并能从教师演示的全过程中体会到: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二、抓住关键词语解题 在复习"走进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抓住题中关键词、重点字,如:"中点"和"终点","增加了"和"增加到","比计划多"和"比计划少"等这些容易混淆的词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分
4、析和理解能力。 三、适当渗透,早期孕伏 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应用题的启蒙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应用题进行适当渗透,早期孕伏。其任务是实现看图说话和看图计算→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文字应用题的过渡,并逐步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懂得应用题中条件和问题间的关系,掌握思考方法和解答步骤。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5 1、是孕伏阶段,即看图说话和看图计算。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善于诱导,循序渐进,有意识地提前起步。一般可从"准备课"起就训练说一句完整的话,而后再逐步训练学生说两句话、三句话。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具体题目引导学生试着将第三句话改说成疑问句,逐步熟悉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是准
5、备阶段,即教学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在这个阶段,可采取如下步骤训练:1.理解题意并了解题目中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初步孕伏应用题的结构;2.引导学生根据加、减法含义确定算法;3.列式计算。 3、是过渡阶段,即教学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要引导学生懂得"条件"和"问题"等术语,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根据条件和问题间的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确定算法,从而为文字应用题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寻找隐藏条件 例如:工程队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45千米,第二天修全长的40%,还剩一半没修,这段公路有多少千米? 这道应用题的数量较隐蔽,从"还剩一半没修"中挖掘隐蔽条件就是前二天已修的也占一半,求出第一天修
6、的分率,再求单位"1"的量。总之解分数应用题,不论题中量率如何变化,条件如何隐蔽,只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就能使其较顺利地克服思维过程中的种种障碍,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五、强化整体,理清思路5 简单应用题从数量关系来说可以归结为和、差、积、商四种,大体可以分为四组。同一组应用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第二册的相差关系应用题包括三种情况,其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已知和未知发生了变化。如果弄不清这一点,就会产生干扰,以至于数量关系混淆不清,分析时无从下手。因而弄清这类应用题的异同,对于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已知和未知的分析,学生对两种应用题的认识更加清晰。再如,教科书
7、第五册第52页例10是将三种倍数关系的应用题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教学中,应以三量关系为核心,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倍数关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分析方法,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系统,提高解题能力。为此,可采取如下步骤。 1.学生独立解答后围绕三量关系进行讨论:这三道题的不同点是什么?使学生明确:这三道题表示的均是同一种数量关系,只不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