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征《十思疏》和《十不克终疏》

读魏征《十思疏》和《十不克终疏》

ID:23319606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6

读魏征《十思疏》和《十不克终疏》_第1页
读魏征《十思疏》和《十不克终疏》_第2页
读魏征《十思疏》和《十不克终疏》_第3页
读魏征《十思疏》和《十不克终疏》_第4页
读魏征《十思疏》和《十不克终疏》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魏征《十思疏》和《十不克终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魏征《十思疏》和《十不克终疏》在治国安民取得较大成绩以后,唐太宗李世民日渐骄奢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著名谏臣魏征于贞观十一年、十三年写了谏唐太宗《十思疏》和《十不克终疏》。其中讲了一些治国安民和个人修养方面的哲理,值得我们研究、参考、借鉴。李世民是我国古代很有作为的开明皇帝。他在贞观初期接受隋朝败亡的教训,针对隋朝苛政,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当时情况的方针政策。他又知人善任,组建了一支从中央到地方的干部队伍,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同时,他又诚心求谏、虚心纳谏,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及时补充了自己的不足,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在短短的几年里,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2、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在这样的情况下唐太宗骄奢起来,引起了魏征的注意。魏征,在贞年间参政议政十七年,以诤谏的方式,提过二百多条批评建议,多为唐太宗接受采纳。贞观初期,魏征为配合制定政策,积极出主意、提建议。当唐太宗出现骄奢以后,他忠实地履行监督任务,发现一件提一次诤谏。但是,唐太宗在享乐思想的驱使下,骄奢现象越来越严重。魏征意识到光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式地零敲碎打的诤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出重拳,来一些集中地、系统地批评,使唐太宗有一个猛醒,对自己有一个根本认识,以彻底的改正。就在这种情况下魏征多次写《疏》,这两个是其中的代表作。从这两个《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履行诤谏任务时

3、的一些做法和特点。一、劝君树立居安思危思想是关键唐太宗骄奢,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是居安忘危。自古以来飘飘然者多是昏昏然。唐太宗的飘飘然可从他在贞观九年说的一段话看得清清楚楚。他说:朕观古先拨乱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十八便举兵,二十四平定天下,年二十九升为天子,此则武胜于古也。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理,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此又文过于古也。昔周、秦以降,戎狄内侵,今戎狄稽颡(臣服的大礼),皆为臣妾,此又怀远胜古也。(《贞观政要》,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67页)他自夸武功、文治、抚边三件大事都远远超过所有古

4、贤,其洋洋得意的形象跃然出现。他的飘飘然已经使他骄奢起来,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疏》中说唐太宗: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贞观政要》第578页)说他忧人之言不绝于口,是事实。但他是讲一般道理,有一定教人和作秀成分,不完全是表明自己履行;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却是实实在在的。魏征用实切二字形容唐太宗的乐身思想,真是精当贴切。这表明唐太宗朝朝暮暮在想乐身:怎样乐身?为乐身修建什么项目,料、钱从哪里来,劳力从哪里征集?修建项目必然遭到大臣们谏阻,怎么对付,用什么理由说服,用什么办法压服,用什么妙招使谏阻胎死母腹,不让它出生?想好了又怎样组织实施唐太宗为什么言行不一致?

5、因为他说的是常识性的道理,而他做的则是由于对形势的认识得出了支配行动的错误结论。唐太宗放眼域中,社会安定,边疆安静,一片升平景象,没有任何危险。他又把今天无危,当成明天、后天也无危。很快,危机观念就在脑海里淡薄了、消失了,变成了居安忘危。一旦居安忘危,就放纵再放纵。所以,要使唐太宗从根本上攺正骄奢,关键是谏劝他树立居安思危思想。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理解民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认识到自己的骄奢和覆舟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自己骄奢、乐身必然加重百姓的负担,而百姓的承受力和忍耐力都是有限度的,一旦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由载舟变为覆舟。到那时,隋焬帝身死国亡的下场就降临到自己头上。要避免这

6、种下场,就得时刻居安思危,就要敬畏百姓,以人为本,爱民惠民,克奢以俭,克骄以谦。二、引用历史规律劝君,更有说服力贞观时期的朝风有个特点,就是引古说今。君臣说人论事,一开口就是子曰书云,或者引用历史故事,用古人古语佐证自己的观点。魏征更是如此。他在两疏中反复地讲述历史上出现的规律。《十思疏》说:许多国君,开创基业时,没有哪一个不是深切忧虑、谨慎行事,而且德行显著,而大功告成之后,德行就开始衰减。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就是说,许多国君的经历表明:随着执政时间的延长,多数要蜕变,只有少数能善始善终,而蜕变者是德行衰减,善始善终者是保持谨慎行事,德行显著。为什么多数蜕变?魏征揭示

7、说:创业时,国君处在深切的忧虑中,必然竭尽诚意来对待下属;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在《十不克终疏》中又说:我观察古来的帝王,开始执政时,都励精图治,谈论治国的方法,推崇质朴敦厚,抑制虚浮华丽;议论人物,必定贵重忠诚贤良,轻视邪恶奸滑;讲述政治法度,就杜绝奢侈浪费,崇尚俭朴节约;谈论生产,就重视谷物布帛,轻贱珍宝奇玩。遵循这些原则施政,就达到政治清明。可是,稍为安定之后,就违反这些原则而败坏社会风俗。魏征又进一步揭示这样变化的原因:因为帝王处在极尊贵的地位,拥有最大权力,说话没人敢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