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308243
大小:6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6
《有关于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及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关于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及机制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及机制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及机制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工程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卓越工程师”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在知识结构、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达到企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其次,“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为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如提供实践教学基地、安排企业指导教师[摘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
2、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校企双方的通力合作,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如CDIO理念式、订单式、模块式、产学研一体式以及顶岗实习式等模式,构建具有资金保障、师资支撑、组织支持、利益共享与风险分担的校企合作机制,以提高工程人才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校企合作卓越工程师模式机制 [简介]谭璐(1973-),女,广东台山人,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工程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教学与实践。(广西柳州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
3、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与特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JZD.Vest在其著作《新时期工程教育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一书中对工程教育领域近年来面对的一系列重大理由进行了总结,最后得出了以下14项重大挑战,分别为:低碳运营、清洁能源开发、太阳能的广泛应用、高效药物产品研发、卫生信息统计更新、因特XX络安全应用、城市科学发展规格、虚拟现实构造、个性化学习推广等方面。①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工程领域内的挑战主要于新能源开发、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医疗卫生等涉及国计民生方面的内容。随着我国工程领域内外部环境的复
4、杂性、丰富性日趋突出,出现的理由也更具挑战性。这要求高校工程类毕业生要具有开阔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创造力以及非凡的冒险精神。高校教育教学工在进行工程类课程、教学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工科教学与企业生产脱节的现象,培养出的工程类人才与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存在脱节,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工程类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和发展能力较弱,后续创新能力不足。概括起来,导致我国高校工程类人才培养不足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由于工程类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实践教
5、学与工程型人才培养需要之间产生了外在的矛盾②。其次,从工程类教师队伍角度来看,很多一线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课程讲授过于注重理论,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欠缺。最后,在工程毕业生的实习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实习经历不足已成为阻碍工程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门槛,这也直接导致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与岗位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而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来看,当前工程人才培养所产生的理由可以通过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进行弥补。校企合作是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必由之路。③ 企业能够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情境和工程创新环境,为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良好的外部
6、条件。如美国工程学家海伍德教授所言:“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真实的工程实践情境和实训环境的支持,除此之外,其他无法替代。”④由此可知,真实的工程操作实践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非常重要,同时,这也是“卓越计划”对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国家和高校本身也不断加大了对高校工程实践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工科大学生的实践环境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这些与企业能够提供的功能完备性、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企业在工程运作中所面对的是生产技术研发与创新、市场运营管理、部门间工作协作等实实在在的理由。要想真正提高
7、工程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参与到企业的工程项目工作中来,融入企业真实的条件和环境当中。 二、校企合作“卓越工程师”的几种模式剖析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要点在于校企合作,而工程型人才培育的关键点在于将“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在校企之间进行很好的落实。⑤众所周知,单单依靠企业参与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工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及机制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作很难独立完成“卓越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和要求,那些建立了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大型工程类生产企业亦是如此,这也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提供了先决条
8、件。因此,为了发挥校企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的各自作用和优势,需要积极探索二者合作的多样化模式。对此,本文构建出以下几种联合模式以供参考借鉴。 1.“CDIO理念式”的校企合作模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