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体会.pdf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体会.pdf

ID:23288169

大小:506.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06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体会.pdf_第1页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体会.pdf_第2页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体会.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体会.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4月第48卷第4期ChinJStomatol,April2013,v01.48,No.4直方向排列的条纹状结构。牙槽窝唇(颊)侧骨壁骨板的垂直向骨水平,进而影响前牙区即刻种植的的嵴顶边缘主要是由束状骨所构成,牙齿拔除后束美学效果。关于有利于维持即刻种植后唇侧牙槽嵴状骨发生的吸收与改建是导致唇(颊)侧牙槽嵴高高度的理想骨板厚度,目前尚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度降低的一个主要因素。支持。无论选择1mm或2mm作为判断即刻种植2.拔牙后牙槽嵴的骨量变化:牙齿拔除后拔牙适应证的重要参考指标,从上述有限的临床资料可创在愈合过程中将发生两个

2、方向的骨改建和骨吸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为规避可能的美学风险或收:①牙槽嵴垂直方向的降低;②拔牙创骨壁外侧的美学失败,在前牙区即刻种植的理想适应证比例很水平向吸收。拔牙后这一牙槽嵴骨量上的变化规律低,应谨慎选择。已得到大量动物实验的证实。Tan等针对该问题2.牙龈生物型:牙龈生物型是反映牙龈厚度和开展了临床文献的系统回顾性研究认为,拔牙后龈缘弧度的一项解剖学定性指标,与牙槽窝唇侧骨6个月水平向牙槽嵴宽度平均减少(3.79±壁的厚度存在相关性。厚牙龈生物型的龈缘弧度平023)mm,明显大于垂直向骨吸收,而垂直向骨高缓、牙龈乳头低、牙冠形态多呈方形或卵

3、圆形,种植度的降低主要表现为唇(颊)侧嵴顶的吸收[颊侧美学风险低;薄牙龈生物型龈缘弧度大、牙龈乳头(1.24±0.11)mm,近中(0.84±0.62)mm,远中高、牙冠形态多表现为三角形,种植美学风险高。在(0.80±0.71)mm]。以百分比计算,水平向骨吸收即刻种植中,薄牙龈生物型患者出现种植体周围软29%~63%,垂直向11%一22%。拔牙后牙槽嵴骨量组织退缩导致美学并发症的概率明显增多,因此该丧失势必造成种植骨量不足,影响种植体的植入,在前类患者应视为前牙区即刻种植的禁忌证。牙区引起软组织退缩,增加美学风险和治疗的复杂性。3.牙槽窝唇侧骨

4、壁完整性:牙槽窝唇侧骨壁存3.即刻种植与牙槽嵴骨量保存:拔牙创愈合、改在颈缘骨缺损易导致即刻种植后唇侧骨高度的降建导致牙槽嵴骨量减少,水平和垂直向的骨吸收往往低,造成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退缩,该美学并发症的发导致前牙区延期种植骨量不足。即刻种植不仅能够生率明显增加,尤其在连续多牙存在颈部骨缺损情缩短缺牙时间、降低手术创伤,而且有学者期望在拔况下,软组织退缩的发生率可高达100%。即使术牙创内即刻植入牙种植体维持牙槽嵴的高度,曾有部中采用引导骨再生植骨技术,软组织退缩的问题也分成功的临床研究报道。然而,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未能得以有效解决。床研究揭示,在拔

5、牙窝内即刻种植不能达到保存牙槽4.种植体与唇侧骨壁距离:研究表明牙种植体嵴的目的。伴随骨愈合的进程,牙槽窝骨壁将出现水在牙槽窝内植入的唇腭向位置影响即刻种植唇侧软平和垂直向的骨吸收,主要发生在唇(颊)侧骨壁。组织边缘的稳定性,种植体植入过于唇向将导致软AraOjo等采用比格犬下颌即刻种植模型研究证实,组织退缩。种植体植入位置应略偏向腭侧,其唇侧愈合12周牙槽窝颊侧骨壁垂直降低>2mm,该结果边缘与牙槽窝骨壁之间保持一定间隙,有学者建议得到了众多同类动物及临床研究的佐证。在保持种植体与修复体之间良好的颊(唇).(腭)舌三、前牙区即刻种植的适应证与种植

6、相关原则向位置关系的前提下该间距应>1—2mm。尽管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即刻种植体能够获得满5.种植体型号选择:前牙区即刻种植通常选用意的中短期存留率,但是种植体唇(颊)侧软组织退常规直径种植体,除非必要应尽量避免选择大直径。缩决定该术式在前牙区风险很高。严格掌握适应证大直径种植体易导致其唇缘突向釉牙骨质线的唇是规避美学风险的首要问题,除一般性即刻种植适侧,使牙槽窝内种植体的唇侧骨间隙过窄,从而增加应证外,研究表明即刻种植唇侧骨壁高度的降低与美学风险。关于种植体的形状选择,颈部呈锥形放牙槽窝骨壁条件以及软组织生物型等局部因素之间大的种植体设计曾被推荐为

7、即刻种植的理想形式,存在相关性。此外,种植体植入位置、种植体直径、认为颈部锥形设计有利于减少周围骨间隙,同时可与唇侧骨壁之间的距离以及对骨间隙的处理等外科以增加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然而,目前的研究表因素同样影响即刻种植的美学效果。明上述假说缺乏证据支持,前牙即刻种植仍以柱状1.牙槽窝唇侧骨壁厚度:临床研究显示,绝大或根形种植体为佳。多数上颌前牙牙槽窝唇侧骨壁厚度<1mm,而>6.种植体周围间隙植骨:研究表明在牙槽窝内2mm者所占比例远小于10%。牙槽窝唇侧骨壁厚种植体唇侧间隙植骨能有效控制牙槽嵴水平方向的度影响即刻种植牙槽嵴骨量的变化,尤其唇侧牙槽

8、骨吸收,但是对于唇侧牙槽突高度的降低效果不明202·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4月第48卷第4期ChinJStomato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