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有效课堂的建构策略初探

物理有效课堂的建构策略初探

ID:23279237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6

物理有效课堂的建构策略初探_第1页
物理有效课堂的建构策略初探_第2页
物理有效课堂的建构策略初探_第3页
物理有效课堂的建构策略初探_第4页
物理有效课堂的建构策略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有效课堂的建构策略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理有效课堂的建构策略初探  1关于有效课堂的概念    1.1有效课堂要关注三维目标突出重点难点    课堂上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行为,都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导向,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包括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启发与补充.同时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    1.2有效课堂要关注教学环节实现整体有效    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注重每个环节的有效,实现课堂整体的有效.如:有效情景――用有效的情景创造氛围激活课堂;有效提问――提问要有效,要求提

2、出的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适当的思维含量,过于简单和复杂的问题都会变成无效的问题;有效实验――6实验要有效,教师演示实验必须成功,必须让学生看清楚,实验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明确操作什么、观察什么、思考什么.对于学生实验,要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能将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分析论证、交流及评估;有效分析――分析要有效,要求所做的分析具有科学的过程和方法.    1.3有效课堂要坚持精讲精练    正确处理教、学、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现行的物理教材,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以学生接受能力为线索,

3、图文并茂、注重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同时也要求教师课堂上把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准确清楚地传授给学生,抓住重点,由浅入深,调动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难点.“精练”就是让学生在教师通过精心挑选的练习中体会知识,掌握知识,熟练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就是“精讲精练”的具体表现.总之,重点难点要靠教师的点拨、释疑(教),但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已去消化理解、发挥(学),学生要对学习加以巩固、形成技能(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出“教”的策略,而且要注重“学”和“练”的策略.只有

4、这样才能将教、学、练三者有机结合,体现“教”的价值.    2有效课堂的策略    2.1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6  新课程倡导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师的教离不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否则学生的能力、智力的开发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初中物理课堂中应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设计有效的活动,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点拨学习和探究的思路,下放学习的权利,给足时间、

5、空间探究,挖掘学生的潜质.例如:学生做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电流表和电压表只能用一个,能否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呢?这样的问题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要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应注意学法指导,要教学生去思考,发现问题.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引发认知冲突促进课堂生成    新课程关注课堂生成,倡导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实现学生的生命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生命活力得以焕发、生命意义得以展现的基本表现.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

6、中“活”起来,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教师促成学生主动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从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的角度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引发冲6突,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要学的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例如:在《长度的测量》的教学中,不是按照原来的步骤先讲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然后再实际测量,而是分配给各小组任务,让他们先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写在黑板上,学生积极性很高,认为非常简单.但当学生争先恐后地把测量结果写在黑板上,满怀期待地等待老师的表扬时,老师的一句“测量中只有一组数据正确”,使学生的表情由欣喜、惊讶到愕然,那种急于求得正确结论的愿望可想而

7、知,这时再让他们通过阅读课本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正确的测量,这节课的难点也就攻破了,教学的成效也就有了.    2.3设计有效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或实验转化为有层次的问题,以展现知识的获取过程,借助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从而顺利地去探究新知.例如:在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1)猜想与假设:根据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进行分组讨论,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设计实验并围绕实验目的进行讨论: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个因素有关时,需要控制哪些量不变?如何控制?改变哪个物理量?如何改变?如何

8、显示小车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