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ID:23269998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_第1页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_第2页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_第3页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_第4页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设计a)  教法展示  安排一课时。(下同)  1.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通过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能用“原文”正确无误地答出下列内容:  ①的一个观点:“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或“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或“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从现有的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  ②修辞选择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准确,富有表现力”;另一个是“修辞有时代性,有社会性”。  ③语言积累的三个结合:

2、“它(按:指丰富语言)同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充实,生活经验的积累,关系非常密切。”  2.深入课文,思考论述  布置学生再读课文时,要求思考以下问题:  ①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要点:开宗明义后即用生活现象印证,正面亮出观点时不忘修正一些人的误解。)  ②课文在论述“两个标准”时如何安排层次?(要点:论述第一个标准时,先说明为什么语言运用要讲究准确和富有表现力;接着说明“主客观统一,表达效果才会更好”;最后论述对象和场合的问题。论述第二个标准时,先谈修辞选择因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而有异,其次提出了

3、今天的社会对修辞选择有新的要求。)  ③在论证修辞选择的条件时,强调了什么?(要点:积累语言的重要性。)  3.结合课文,迁移训练  课文后面设计的两道练习,可安排课内、课外各完成一道。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简单,层次清晰,文字通俗易懂。指导学生自读时,要求能够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并能用的观点去解释一些语言现象,增强学习修辞的意识即可。(设计b)  教法展示  1.名例引路  即用某熟知的修辞例子让学生发表意见。  示例:相传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

4、,先用“到”字,再改“过”字,又换“入”字、“满”字,经过多次更易,最后才选定了“绿”字。  要求:请比较一下“到、过、入、满、绿”等5个字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案(参考要点):“到、过、入”无非表示春天已经来临。“满”虽然能表示春意之盛,但并不确切,“风”和“满”配搭也很勉强。而“绿”既包含了“春到”,又表示“春满”,更富有春意盎然、春光明媚,使人产生如见其景、如入其境的真实感和美感。  2.金口大开  即课前布置学生备好《现代汉语词典》或关于现代汉语修辞知识方面的资料、书籍。课堂上由学生开

5、放式地给“修辞”下定义或作解释,答案不求统一,《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名家关于修辞的说法”可供参考。  3.课文采珠  即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一、两、三”所指的内容见设计a)  4.火花碰撞  即由学生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学习课文后,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不同,但以下几点应达成共识:  ①课文的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②课文对语言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③生活中应锻炼自己的修辞选择能力。  5.身体力行  即完成练习题,答案可

6、参见《教师教学用书》。教案点评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已经对修辞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认识,因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修辞的理解,然后再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的主要观点,认识修辞选择的重要性。(设计c)  教法展示  1.阅读课文,了解“一、两、三”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捕捉信息,回答“一、两、三”所指(具体内容见设计a)。  2.完成练习一,回答“为什么”  为节省时间;可将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每组思考一段材料,着重阐述“为什么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原因。不必局限于《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答案”

7、,而应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挥创造性,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理”即可。  3.结合练习二,补充实例,畅谈认识  举实例最好是自己或周围同学经历的;谈认识可深可浅,可长可短,但必须“真实”。  4.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选择本班近期某人某篇作文,翻印给全班同学,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或受到的启发,从修辞角度对作文作些修改,并列举修改的理由。教案点评  学习修辞在于运用修辞。由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教学本文时,把握观点是基础,完成练习是桥梁,实际运用是目的。《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一文由jiaoanz.教案网搜集整

8、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