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ID:23203302

大小:44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5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_第1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_第2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_第3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_第4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关于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优美、生动,贴近儿童的生活,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成天在山野里出没的农村儿童对课文中所列举的蒲公英、苍耳、豌豆并不陌生,加上课文采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有趣,能够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过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对身边事物无意注意,不可能观察得很仔细,因此,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将成为他们学习中的难点。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

2、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设计思路】本教材介绍植物生长常识,贴近农村儿童生活。教学时可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自然资源,自制成直观教具来为课堂教学服务。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互助互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手脑并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手段上,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具,把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

3、法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字。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⑶了解文中介绍的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⑷收集一些植物制作标本,并介绍其传播种子的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3、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⑵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重难点】重点: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⑵正确认读、书写生字。难点:⑴了解三种植

4、物传播种子的方法。⑵理解文中“旅行”“穿着带刺的铠甲”等所表达的意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一、导入同学们,植物王国里有许多千姿百态的植物,那里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二、整体感知1、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配乐动画,教师伴随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2、从刚才的画面中,你认识了哪几种植物呢?púcāng⑴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语:蒲公英、苍耳、豌豆。齐

5、读词语。⑵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蒲、苍”两个生字?(提醒学生勿把“蒲”字写成左右结构)⑶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3、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4、默读课文,在生字下面用铅笔画出记号,读准生字词的字音。5、小组内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贴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6、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生共同评议。7、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让学生在多音字“得”下画上记号。看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得”的读音有什么不同。出示小黑板:(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2)那里有许多知识,粗心的小朋

6、友可得.不到它。(3)蒲公英的种子,飞得.多远哪!先认读“得”的三种不同的读音“děi、dé、de”,再读句子,选音节注音,最后齐读这三句话。8、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还有哪些多音字?(为、降、乘……)画上记号,并给这些多音字组词。9、齐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听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互助互学,人人参与,不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而且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三、识记字形,练写生字1、识记生字⑴出示文中的生字,自由练读,小老师带读。⑵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比比谁的方法好。⑶全班交流。⑷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再次朗读课文。2、指导书

7、写⑴让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了。⑵教师重点指导:①“绞丝旁”的写法,提示学生注意两个撇折的起笔收笔基本上下对齐。②比较“洼”和“娃”的字形。⑶学生自由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生需要教的知识”,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四、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节。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3、针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孩子”“四海为家”“旅行”等词语的意思。4、指导朗读:读时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