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化州当地特色音乐

浅论化州当地特色音乐

ID:23197062

大小:342.3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5

浅论化州当地特色音乐_第1页
浅论化州当地特色音乐_第2页
浅论化州当地特色音乐_第3页
浅论化州当地特色音乐_第4页
浅论化州当地特色音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化州当地特色音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论化州当地特色音乐院别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学年级2010级学号201024071102学生姓名黎美华指导教师李亦河完成时间2014年4月肇庆学院教务处制浅论化州当地特色音乐黎美华指导老师:李亦珂摘要化州,可以说是一座古城,现在经济等各方面都在积极地发展起来。化州特色音乐跳花棚、跳禾楼、化州山歌等也被大家越来越熟悉,特色音乐与当地文化的关系,发展的方向和对这座城巾的发展具有的意义和重要性也被当地政府重视起来。因为特色,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精髄,一个地方所独特的方面,更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标志。让人念念不忘的就是

2、这种特有的音乐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给予他们心灵的归宿,是一个又一个时代的体现,是大家心灵的寄托。关键词化州,特色音乐,跳花棚,跳禾楼,化州山歌,前景,意义引言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地发展,大家都忽视了很多其他的东西,特别是我们古老的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而大部分的年青人己经都不知道这些精髓存在。化州当地特色音乐跳花棚,跳禾楼,化州山歌等研究的人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当地的一些老文化人来进行研究,加上留下的资料不多,大部分都是靠口口相传,所以加大了难度。写这篇文章,第一是想让自己更加深入了解化州本地的特色音

3、乐文化,第二就是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让这些特色音乐文化可以得到发展,有人继承,而不会面临失传的危机。一、特色音乐与当地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化州市,广东省茂名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化州市的各种文化都越来越活跃,也带动了其特有的音乐文化。化州的特色音乐有跳花棚,跳禾楼,化州山歌等等,这些音乐普经淡出了大家的视野,现在又开始慢慢走进大众的生活,引起了大家的一些关注。加上这些音乐的歌词内容都是使用化州本地语言,使得大众觉得更加亲近,也更加容易接受。化州土话简单淳朴,词汇丰富,语音特别

4、,古音古词古义大有保留,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对化州人来说,化州话亲切,化州话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能让彼此产生共鸣,所以推进了化州特色音乐文化的发展,提高其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化州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有着多彩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化州当地的音乐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性,十分具有自己的特点。这都是来源于当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别具一格的语言文化风格。化州古称石龙,相传有龙潜于罗江之中,变化无穷,因此又称化州,改名距今有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这是一个传统的城市,它继承了祖先的很多古老习俗,这里具有各种各样的寺庙

5、,最出名的有冼太夫人庙,南山寺,孔庙等等,大家都信奉着祌,相信神一直都与他们同在,所以当地有很多祭祀祌的活动,于是给当地的音乐涂上了一层神的色彩。它还有很多重大的节日都与神冇关,而II深得当地人民的重视,他们都会很隆重地操办。这样,慢慢地就形成/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也就慢慢地形成了属于当地特色的咅乐。如春节时候的“年例”俗称“年宵”,这是当地的特色节日,主旨是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年比一年好,带冇中国古代家族祭祀的原始宗教意味,按照俗,到年例就要出灯,接神,游神,这时就需要有专业人士在祌灵面前唱、说、跳,祈求好

6、运连连。到丫晚上,就会有戏班连续演出,这时的音乐就各具形式了。还有每年的秋收后,都有一个重大的庆丰收的日子,大家就会跳起“傩舞”来庆祝,根据当地的风俗,来演唱和跳舞,采用的道具都是最原始的。[1:化州可以说是一座古城,特别的口子很多,几乎都是继承丫先人的风格,当地的音乐也就跟着继承了T来,慢慢地形成了属于当地风格的特色咅乐。二、特色音乐跳花棚,跳禾楼,化州山歌的发展和特点(―)跳花棚1、起源跳花棚在民间也称“跳傩”,在明朝末年的吋候,由福建福州府蒲昌县珠机卷人井头村的村民传入化州,不久便在各个村庄流传,但是现在只有化州

7、石湾街道办事处屮火嶂山K屮火嶂村委会长尾公村还有保留,其他皆为失传。每年的表演都是在农历十月“小雪”和“大雪”期间演出,而且每年只是表演一次,吋间为一天,活动盛大而隆重,在当地有句俗语:跳棚(跳花棚)人过冬,嫁到长尾公,吃丫跳棚再吃冬,可见当地人民对这个节口的重视程度。据历史资料的显示,“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祭祀仪式,主要特点为戴木制面具。所谓跳花棚,是化州民间的一种庆丰收的民俗舞蹈,属于傩舞的一种,村民用竹子、稻草等在田间村边搭建草棚,用人红灯笼和鲜花來装饰,演员有十多人到百人不等,而且有固定的演唱台本,

8、科本有接祌、安座、开棚门、小孩儿、道叔、秀才、后生唱歌、依前、陈九、锄田、钓鱼、判官、监棚、送虫、量棚、八仙、拆棚、独脚和尚,共十八科'内容为农活、爱情、生活趣事、祭神除恶等等。经不断地完善,不停地与当地习俗相结合,形成丫具有乡土风情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舞蹈,流传至今己冇数百年,是研究民间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2、特点:总体来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