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再探“诗到语言为止”命题的语意能指

浅析再探“诗到语言为止”命题的语意能指

ID:23183774

大小:5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4

浅析再探“诗到语言为止”命题的语意能指_第1页
浅析再探“诗到语言为止”命题的语意能指_第2页
浅析再探“诗到语言为止”命题的语意能指_第3页
浅析再探“诗到语言为止”命题的语意能指_第4页
浅析再探“诗到语言为止”命题的语意能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再探“诗到语言为止”命题的语意能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再探“诗到语言为止”命题的语意能指再探“诗到语言为止”命题的语意能指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再探“诗到语言为止”命题的语意能指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语言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对当代诗人韩东“诗到语言为止”的诗学命题,人们多有误解与质疑。其语意歧见,主要集中在对“止”字的不同理解。如理解“止”字为“停止”,则其语意即是:诗歌到达了语言才算到达了终点;如理解“止”字为“至”,则其语意即为:诗歌以语言为最高艺术追求;如理解“止”字为“适可而止”,则其语意则为:诗歌语言追求的是“恰当的文字”。基于此辨析,“诗到语言为止”这一诗学命题基本的语意能指应该是:诗

2、歌应以恰当的文字与具体的情怀血肉融铸;工具化的语言、暴力化的语言是对诗歌语言的极大伤害。  关键词:诗再探“诗到语言为止”命题的语意能指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zbjy.提供,.歌;创作;语言;语意  诗人韩东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诗歌命题:“诗歌以语言为目的,诗到语言为止,即是要把语言从一切功利观中解放出来,使呈现自身,这个‘语言自身’早已存在,但只有在诗歌中它才成为了唯一的经验对象。”①显然,韩东所谓“诗到语言为止”的语意所指,欲为不堪“观念的独创性”和“情绪的力量”之重荷的中国诗歌减负,欲清除政治、历史、文化这三个语言的世俗角色,让诗歌语言回归自身。

3、对韩东这个表述得不是十分完备的命题,多年来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也有很多人表示质疑反对。到现在,更有人套用其句式,抛出了“诗到肉体为止”、“诗到语感为止”、“诗到阅读为止”、“诗到废话为止”等似是而非的诗学口号,大有兴风作浪混淆视听之势,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于是,认真辨析韩东命题的真义,探讨其基本的语意能指,确立其本来的语意所指,显得十分必要。  韩东“诗到语言为止”这一命题的关键词,是“止”,对“止”的不同疏注,将直接导致对整个命题的不同理解。  《易经》有“文明以止”。这里的“止”,是“脚”的意思,引申为“立足点”,即“所以立”、“所以在”。如此则“诗到语言为止”之“止”的一

4、个字中应有之义,就是“立足点”和“落脚点”,即“诗到语言为止”一个最基本的语意能指是:诗歌立足于语言并开始于语言。诗歌必须通过语言的栈道暗渡陈仓。然而,这样“诗歌从语言开始”的理解由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大实话,是诗歌创作及其它语言艺术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并无实际作用。基于同样的理由,王珂先生所谓“也可以把‘诗到语言为止’理解为在诗歌写作中不重视语言,甚至是‘反语言’”②的看法也不成立。当然这又涉及到对“诗到语言为止”的“到”字如何理解的理由:到语言之前、到语言之中、到语言之后,这是三种不同的“到”。王珂先生所谓的显然是“到语言之前”,而韩东反对的显然是“到语言之后”而强调的显然是

5、“到语言之中”。  那么除此以外,韩东“诗到语言为止”的语意能指,还能指向什么呢?或者说,关于“诗到语言为止”的那个“止”字,还有其它的语意能指吗?  一“止”字的语意能指之一:停止、终点  毫无疑问,“止”字的语意能指之一,就是“停止”以及“停止的地方终点”。如果释“止”为“停止”或“终点”,则所谓“诗到语言为止”其语意就是:诗歌到语言才算到达了终点,也才能停止;如果不到语言,诗歌就不能停止。  显然,能够让一首诗到达之后即可大功告成地停止的语言,并非我们一般所谓的语言,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显然,一个先在的理由就是:语言和语言是不是不一样?语言和语言是不是存在着性质与境界上的

6、差别?  胡适《尝试集·自序》云:“诗之文字原不异于文之文字,正如诗之文法原不异于文之文法。”诗歌语言从语源的角度看并非是人类语言之外的某一种另类语言,但是诗歌语言分明又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特殊语言。吴乔《答万季野诗问》试图以饭酒之喻来说明诗歌语言的独特之处:“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啖饮则饱,可以养生,可以尽美,为人事之正道;饮酒则醉,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③显然,诗歌语言具有鲜明的自身独特性和语言超越性。  在人类的语言事实中,存在着以下四种语言的境界:  1.前准确语言。这种语言显然是非准确语言、残缺语言和模糊语言

7、。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才会提出对语言的准确性要求。我们的普通语言教育之目的,就是要超越这种前准确语言而到达它的高一层次的语言准确语言。  2.准确语言。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以“明晰”二字称呼人类语言的这种准确之追求。④这是人类所有普遍语言的普遍追求。虽然它已是一个难以轻易到达的语言境界,但是,它体现的毕竟是语言的科学论要求与工具论要求,所谓“辞达而已”(《论语·卫灵公》)即是。这一语言追求,对所有知识与信息的传达来说,是正确的,而对所有美感与趣味的表现而言,则是不正确的。在这种语言中,语言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