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82332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中学语文阅读课互动教学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中学语文阅读课互动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阅读,顾黄初教授认为,这是人们通过语言符号(文字)的辨识、感知、理解,从中获取知识、信息,进而充实自己知识库存、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语文行为和心智活动。由此可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应是指以语文课本范文为基本材料,通过师生互动方式,使学生在感受、体验、咀嚼、涵泳过程中,获得语言、文字、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语文基础知识,并提高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教学策略是多样的。在众多的教学策略中,互动教学策略应该是最有效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策略。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这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其明显。这也就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必须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从而达到互动境界。在阅读教学中,强调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或环境,要努力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反过来,学生的主动学习也将促进教师的积极行动,包括寻求问题、设计问题、精通教材、查找资料、寻求答案以及提高自身的素质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使师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达到有效的互动呢?我认为,教学策略上应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去探讨,“课内功夫在课外”,课外主动程度影响课内互动的程度,反之课内的互动又会促进课外的主动性。因此,师生都应履行自己角色的主动性,从而达成课内的有效互动。 一、课前,师生都应履行自己角色,主动获取有效信息,准备课内互动6 语文教材编排体例有别于数、理、化、史、地、生等科目,语文科没有严密的逻辑顺序,只是根据学生认知心理成长过程,按文体分单元,而每个单元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按课程的要求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的精粹及编者的意图;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年龄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原有知识基础;设计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教学过程。这不但使教师课前的主体作用(吃透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及媒体、设计教学过程等)及课内的主导作用(组织教学、设疑解难、引导沟通等)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且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质疑问难、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小组讨论等)也将得到调动。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的规划中应主动与学生转换角色,多为学生如何学着想,在教某个知识点时,应自问一问: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准备充足否,是否要对学生进行课前的辅导;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学习时应为其安排哪些活动,才可以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主动探求知识,加深理解发展思维,动手实践激发创新意识。 一般来说,阅读教学所需的信息量是众多课型中最多的,每篇课文所包含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及,尤其是名篇典著,“文、史、哲、语、修、逻”等知识几乎都有,而教师的讲解又无法样样顾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在课前主动熟悉课文,提前扫清阅读障碍或找出阅读困难,那么,学生在课内就会十分被动。以预习为例,预习就是让学生感知学习内容,边感知边动脑思考,边动眼边动手,如摘抄、加评注、加标题、写段节的概括语或做练习,并对有关的问题质疑问难等。“学贵在疑”6 ,这样不但借助动笔来控制自己的注意,也有助于发现新知识及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尚未养成预习的习惯,有部分学生不预习或不会预习,在课堂学习时因为对学习的内容不了解,思想、情感等的准备也不足,课堂上就“等(教师讲)、靠(教师灌)、要(教师给)”难以主动起来。无主动又何来互动呢?所以,教师课前主动深入了解学生、研究教材、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学生课前主动感知教材、摘要、寻疑,是阅读教学互动的基础。 二、课内,师生本着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宗旨,积极主动互促 要达到阅读教学的互动,关键在于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融洽、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主动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我们知道,阅读课型的基本材料是一篇文章,教师用什么方法组织学生进入教材,就会出现什么效果。因此,教师在观念上要经得起“纾尊降格”的考验,应主动与学生成为平等的一员,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共同研究者进入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把以“教”为活动中心转变为以“学”为轴心的课堂活动。教师还应“敢”字当头,引导学生质疑课本的结论、权威的说话及自己的说话,为课堂教学的互动提供活力,为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提供精神、物质的准备。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依据学生的特点(身、心、认知、技能等),结合学习(教学)内容,宜多考虑设计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认知、情感、人格等)的活动。 如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 这个设计妙就妙在尊重学生的差异,从最简单的方法“用课文的话”回答,到最高层次的“用一句话概括”6 ,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可以完成,都可以获得成功。而老师也不追求唯一答案,不说权威结果,主要启发诱导概括的方法,真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整节课上得十分活跃。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要实现互动,教师必须自觉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着重在引导、启发、点拨,多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把学生被动学习行为转化为主动、自主的学习行为,把属于学生的时间、空间归还学生,让各层次的学生有所得、有所提高。这不但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也有利于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创造机会。 教师课内、外的主动全为了学生的主动。而学生的主动又必然促进教师的主动,这是教学活动实质的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是其素质的形成、展现、完善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在阅读教学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首先要自我“解放”,改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养成的“等、靠、听”的被动学习习惯,树立“我”应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其次是“敢”字当头,敢于破除“权威”(教师、课本、书本等)的精神枷锁,敢于质疑“权威”(教师、专家、学者、书本等),敢说与别人(同学、教师、专家、学者等)不同的话,敢想与别人(同学、教师、专家、学者等)不同的方法,敢提与别人(同学、教师、专家、学者等)不同的问题。逐渐养成自己具有敢想、敢说、敢做、敢争论、敢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这是互动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我在教《曹刿论战》一文时,学生们对鲁庄公这个人物提出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6 指的就是鲁庄公,因此他是一个寡谋少断的人;一种认为长勺之战大败齐军,鲁庄公作为国君和主帅功不可没,可以体现他有谋有智。持不同观点的双方都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振振有词,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鼓不打不响,理不辩不明。于是,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全班同学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十分激烈,是是非非学生自有答案。学生课堂上主动探索求知,将会使课堂焕发生机,互动也就顺利实现。 当然,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是多方面的。学生的主动性一方面受老师的激发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习惯与素质。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必须明白,课堂上没有学生的主动就很难实现互动。可见,教师课内主动转换角色,重在引导、启发、点拨:学生课内主动探求知识,重在质疑问难,各抒己见,是阅读教学课内互动的关键。 三、课后,教师主动反思教学得失,学生主动对知识消化与巩固 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不是在课前的选择与规划,而是看它是否经得起教学实践的检验。那么教师课后对教学设计在课内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成功与失误存何处,互动程度如何,就显得十分必要。反思在于肯定成功的教学行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寻找失误,鞭策自己及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矫正不利于教学的地方,为以后课堂上教学的互动增添动力。6 学生在课外也应反思:对学习的内容预习得充分否,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有积极的思考及回应,参与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在小组讨论时与同学交换意见的积极性如何,对学习内容哪些理解得较好,哪些地方尚不够清晰,并把理解不深的、存疑的问题记下来以便于思考,或与老师、同学讨论。此外还应及时阅读学习(教材)的内容、整理课堂上的笔记,弄清新旧知识及知识之间前后左右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做一定的巩固性练习。这也是为以后课堂教学的互动积累内力。 责任编辑潘孟良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