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01340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益气养阴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浆cd62p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益气养阴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浆CD62P影响【关键词】益气养阴;,,非小细胞肺癌;,,CD62P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CD62P表达的影响。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于治疗前作检测血浆CD62P的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CD62P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化疗可抑制血浆CD62P水平的进一步升高,对肿瘤的再转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益气养阴;非小细胞肺癌;CD62P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比
2、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很大威胁。肿瘤细胞的粘附性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CD62P是与肿瘤转移有关的细胞表面粘附分子。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了益气养阴中药对气阴两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浆CD62P的影响。 1临床资料 1.1病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0401~200501期间肿瘤科、胸外科住院病人及肿瘤科门诊病人。 1.2肺癌诊断标准依据《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第6分册的诊断标准,经CT、X线、纤支镜活检、肺穿刺、手术探查活检确诊为原发
3、性支气管肺癌。 1.3肺癌气阴两虚证诊断标准参见《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指标》[2]中气阴两虚证辨证标准,标准如下。(1)主证:①神疲乏力;②口干咽燥;③舌质淡红或舌质偏红,舌体胖或边有齿痕;④脉细或细弱(2)次证①自汗;②盗汗;③少气懒言;④面色白。具备主证或主证舌脉及2项以上次证者,结合肺癌常见的咳嗽、气急、痰中带血、低热及胸痛等症,即诊断为肺癌气阴两虚证。 1.4病例的纳入标准①细胞学(和)或病理学证实的Ⅲ期或Ⅳ期NSCLC患者(根据UICC1997年公布的最新公期标准;②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
4、;③既往行放、化疗结束2个月以上;④健康状况KPS≥70分;⑤年龄在18~75岁之间;⑥无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治疗前肝、肾功能及血象正常;⑦预计能存活6个月以上;⑧自愿参加本研究,能随访的患者。 1.5病例的剔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②入选病例在治疗期间,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完成本次研究;③未按规定服用药物,或治疗期间服用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药物;④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夹杂症,影响疗效判断者。 1.6分组5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纳入本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
5、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 1.7治疗前两组资料比较 1.7.1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组31例,男性21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8岁。对照组27例,男性18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63岁。由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病人性别、中位年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7.2治疗前两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比较治疗组ⅢA期病人8例,ⅢB期病人12例,Ⅳ期病人11例;鳞癌11例,腺癌,腺鳞癌1例。对照组ⅢA期病人6例,ⅢB期病人6例,Ⅳ期病人15例;鳞癌12例,腺癌14
6、例,腺鳞癌1例。因统计学需要并根据病理学特点,将腺鳞癌合并到腺癌组进行统计处理。 表1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略) 表2治疗前两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比较(略) 由表2可见,治疗前两组病人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药物及使用方法益气养阴中药方由生黄芪、北沙参、麦门冬、天门冬、茯苓、石上柏、石见穿、鱼腥草等组成。水煎,1剂/d,分早晚2次口服。一线化疗方案为NP;二线化疗方案为GP、TP。 2.2分组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
7、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化疗同时,口服益气养阴中药。对照组单纯应用化疗。 2.3治疗时间两组均以28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2.4血浆CD62P的检测治疗前、后分别对血浆CD62P进行检测,检测由龙华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3治疗前后两组血浆CD62P比较 表3治疗前后两组血浆CD62P比较(略) △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P<0.05 由表3可见,治疗前两组血浆CD62P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D6
8、2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CD62P水平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CD62P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化疗可抑制血浆CD62P水平的进一步升高。 4讨论 CD62P是与肿瘤转移有关的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又称GMP140、P选择素,由McEver于1989年在激活的血小板膜上发现。其分子量为140kD,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长臂相距约300kD的区域内,是一个高度糖基化的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