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借词现象和特点

汉语的借词现象和特点

ID:23096803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汉语的借词现象和特点_第1页
汉语的借词现象和特点_第2页
汉语的借词现象和特点_第3页
汉语的借词现象和特点_第4页
汉语的借词现象和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的借词现象和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语的借词现象和特点  借词也叫外来词,通常认为它指的是音或者义借自外语的词。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词的借用。只要民族之间有接触,就会有词语的借用,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汉语也不例外。  一、汉语借词现象  在汉语史上的借词现象的高峰时期概括起来主要有七段。  1.汉代从西域借词  我国是一个传统内陆国家,贸易往来、战争征伐、文化交流最早都是向内陆发展。汉朝是强盛的中原帝国,它对外交往的首选是向西发展,此时历史上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和丝

2、绸之路都加强了中原与西域诸国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出现很多西域借词,比如苜蓿、葡萄是大宛语的音译,琥珀是古波斯语的音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时期来自西域的借词在现代汉语中保留并不多。  2.汉末到盛唐从梵语借词6  梵语是古印度语的一种,现在仍是印度23种官方语言之一,古梵语文献数量仅次于古汉语文献数量,居世界第二,远远超过古希腊语和古拉丁语的文献数量,古梵语文献主要是佛经。早在西汉末年,佛教的《浮屠经》传入我国,之后不断有佛经传入,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引入了很多新的概念。那么,汉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借用了很多古梵语词。比如:“佛”最初音译为佛陀,

3、或浮屠,简称佛。本意是“觉醒、顿悟”,佛教徒把教主释迦牟尼尊称为佛;“塔”最早的梵语音译是?堵坡,意思是佛教高僧埋葬尸骨的坟冢。晋朝以后,人们专门造了“塔”字,塔也就成为一个意译的借词,一直沿用至今;“袈裟”是梵语的音译词,意思是僧尼的法衣;“伽蓝”音译借词,意思是僧众居住的庭院,现在在洛阳、吉林、无锡、苏州等地都有伽蓝寺。梵语借词数量庞大,日本学者编纂的《汉语佛教大词典》收录的佛教词语多达3万5千余条,其中绝大部分是梵语借词。  3.元代从蒙语借词  宋代,蒙古族就已经与汉族发生过接触,乃至元朝建立,汉语与蒙语有了更为广泛而密切的接触,汉语此

4、时出现向蒙语借词的高峰。  “歹”是个象形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有裂缝的残骨。而现代汉语“歹”字的意思是“不好”,这个义项最早出现在元代文献里,比如出自元杂剧《窦娥冤》的一句话“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个义项就是源自蒙语的近音字[tai],此时,现代汉语“歹”字本义已经消失,而是完全借用了蒙语的意思。同样“蘑菇”、“站”、“把式”等也是来自蒙语的音译借词。  4.清代从满语借词6  清兵入关以后,建立了清王朝,汉语中满语借词逐渐多了起来,比如:阿哥、格格、贝勒、贝子等等,这些都是满语的音译借词,随着清朝的灭亡

5、,很多满语借词在口语中消失,一少部分留了下来,比如内蒙古有的地名叫贝子庙。现代汉语中典型的一个满语借词是萨其马(满族的萨其马是饽饽、干粮,以冰糖、奶油和白面制成)。  5.明治维新以后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从日语借词  来自日语的借词是汉语借词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一类借词是借用日语的字形和字意属于借词中的借形词,这样的借词分辨起来比较困难。  日本文字是借源文字,晋朝时候,汉字传入日本,成为古代日本的官方文字,二战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以假名为主、汉字为辅的混合文字。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搞起了改革开放,开始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在翻译新概念新名词时,日本人通常

6、使用汉字,由于这种翻译合乎汉语的习惯,加上早期留日学生的传播,这种借词就被大量地吸收到汉语当中。  比如“社会”是古代汉语中原有的词,本意是于春秋社日迎接土神的集会。日本人用社会来翻译英语的society,意思是人类社会,日语“社会”字形同汉语相同,但是读音不同日语读[shakaino];“运动”也是古代汉语原有词语,原指运行移动,日语用来翻译英语的movement。日语读作[undo],汉语借用回来以后,被广泛应用,比如政治运动、整风运动、独立运动等等,这里的“运动”指政治、文化、生产等方面有组织、有目的而规模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增加了一个

7、义项。从日语借来的词还有很多,比如士官、干部、警察、文明、肯定、经济、绝对、抽象、概况等等,这些词都是日语同形同义不同音的。  6.20世纪30~50年代从俄语借词  这个时期,因为共产主义的传播,拉近了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汉语受到了俄语的影响,出现了一批借词。“布拉吉”意思是连衣裙,来自俄语的одеваться6,这个词在全国曾经流行一时,因为人们习惯于用意译词来替代音译词,这种音译借词使用范围逐渐缩小,如今只有在我国东北部分地区仍在使用,此类借词还有卜留克、列巴、布尔什维克、喀秋莎等等。  7.鸦片战争至今从英语借词  汉语借词还有一大来源就

8、是英语,从英语借词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是鸦片战争以后,到20世纪40年代,我国开始翻译西方书籍,介绍西方科技和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大批的英语借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