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85884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构建和谐快乐学习型小组为教学案教学增添一抹亮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和谐快乐学习型小组为教学案教学增添一抹亮色 实践证明,随着我县教学案教学的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师感觉教得轻松,学生感觉学的愉悦。由此看来构建和谐互助的学习小组,则能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进步。下面我就从学习小组的构建、学习小组的组织与实施、学习小组的评价与反思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和谐的学习型小组的构建 1.学习小组氛围的营造。 可从以下几方面操作,首先每一科的老师都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端正认识,形成“尺有所
2、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共性观点。其次要利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培养小组成员高度的自觉性和奉献精神,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只有主动自觉地帮助别人,小组成员才能共同提高。最后也可以开展一些实质性的活动加以熏陶, 2.学习小组的组建。 学习小组的组建我感觉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各学科都应该统一小组成员的分配方式,固定组合,不能各建各的,不然小组过于混乱。 (2)每小组以前后位4人为一小组为宜,便于及时交流,及时总结,及时汇报。 (3)成员的搭配。5 首先搞4个小组“强强联手”,这样可以强化竞争意
3、识,突出优秀学生潜能的进一步挖掘,达到特别优秀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有效克服优生的偏科现象。其次其它的小组可实行中等偏上学生与中等偏下学生结合,中等学生与学习成绩较靠后的相结合。这样做的好处有:①每一小组都有可交流的接入点,能形成共识。②能较好的克服心理压力(包括优秀学生高人一等意识和潜能生的自卑意识),不至于使“优生看不起潜能生,潜能生由于认知水平较浅以至于没有自我交流的观点,长此下去两个层面的学生都不愿意交流的风气”得到蔓延。所以我认为目前部分学校的部分班级走“两个极端,即过多关注优生,过于忽略差生”的小组成员
4、搭配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因为一个班级成绩的整体提高靠的还是中等生及中偏上、中偏下的提高。所以要达到上述成员之间的搭配效果,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要在小组构建前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责任心、兴趣爱好等,进而进行全面的分析后排好本班的学习座位。 (4)学习小组组长的确定。小组长应由组织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责任心强,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担当。学习小组确立后,应不厌其烦的做好小组长的培训工作,要对组长进行思想沟通――小组长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协调好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小组
5、中充满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友好气氛。 二、学习小组的组织与实施 1.课前预习导学。5 作为教学案教学的前奏,课前预习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研讨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建议小组合作预习,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具体可按这样五个字来操作:“读、圈、写、想、谈”。“读”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关键,通过读,使学生了解本节的学习要点,初步知道知识点的产生、发展及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圈、写、想、谈”与读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2.课内学习研讨。 课内学习研讨这一环节是当堂展示小组学习效果的一个重
6、要时间段,但是通过实践证明此环节也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小组学习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有的小组学习因为教师把握不准交流的时机或问题的难度,致使学生因为问题太简单没有交流的欲望或问题太难导致探究、交流毫无结果等。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教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时可这样来处理:①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体现一个学生对较简单知识点全面的理解,而非单一知识点的回答。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则可按这样四步来进5行:第一步,个人对问题先独立思考,得到自己的个人观点,为下一步交流提供素材。第二步,个
7、人观点在小组内交流,体现为组内交流、组与组的交流。在这一步中教师要善于巡视,善于收集信息。同时教师要善于走出教学案,做一个欣赏者;又要及时走进教学案,随时加入到学生的合作交流中,给予适当的点拔指导,使学生学会交流,讨论的方法,从而使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最后达到升华与统一,做一个指导者,点拨者。第三步,小组展示与汇报。因为我们所要交流的问题并非偏、难、怪题,所以优等生感觉不到太多的困难,以至于他们不会认真听。所以此时应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让他们当组织者,当检查者,当汇报者。展示本小组的收获,展示在交流中任然不能解决
8、的问题。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第四步,形成共识,有效吸收。 3.课内达标训练。 当堂训练则应坚持独立完成的原则,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对当节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对于组员中任然存在的问题,小组长及其成员要有针对的进行分析,找出错的原因,然后由错题者再独立修改,并将错题抄在错题本上,过一段时间再做一遍。总之,对于重难点知识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避免草草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