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81451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04
《因声求气,含英咀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因声求气,含英咀华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尤其是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历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不仅内涵丰富,而且词句优美,音律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教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古诗文,既有利于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文气,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怎样开展古诗文诵读教学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研究总结。 一、教师要认识到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因声求气”,感受文气 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要有“因声求气”的意识。“因声求气”就是用有形的声音传递无形的“文气”,进而领悟文意、文辞、
2、文法。古诗文教学,朗读和吟诵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且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古人云“口诵心惟”,诵在口而动在心,即强调出声朗读与动脑思考、动心感悟的良性互动。所以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读出文言的腔调,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气,领悟主旨,又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朗读。 二、教师要创设诵读环境,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 要让学生诵读古诗文成为一种习惯行为,教师就需要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浓厚的诵读氛围。教师可以尝试下面一些做法。 1.开展课前诵读活动4 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上课前的五分钟里朗诵古诗文,将这一活动贯穿高一整个学年。开始
3、一些学生怕羞,声音小,也缺少感情。渐渐地,他们的胆量越来越大,声音放大了,感情也逐渐产生了。再到后来,有的学生把朗诵改为有感情的背诵。内容也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诗经》《离骚》《三字经》等文章都曾经出现在语文课前诵读活动中。一年下来,每个学生都进行了四到五次课前诵读,诵读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诵读热情普遍高涨。 2.教师要勇于示范朗读 语文教师应当有较高的朗诵水平,学习一篇文章时,教师如能声情并茂地朗诵或背诵文章,一定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当然,朗诵的形式是多样的,既可以单独朗诵,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分角色朗诵。 3.
4、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营造艺术氛围 互联网为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要善于搜索、利用这些资源,营造优美的艺术氛围。比如音乐配画、配乐诗朗诵、音乐电视等,既用形象的画面展示作品内容,又用动听的音乐营造意境,再配以表情朗诵,学生就能较容易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之中。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语文教师要热爱诵读,要鼓励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营造诵读的氛围,不断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古诗文诵读的方法 有人说“朗读如同赋予作品以生命,更能使人感受到其意义”4。因此语文教师要
5、指导学生掌握诵读方法,以便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文章,感受其生命与意义。可从以下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 古诗文中有很多难字,这些字包含以下几类:一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字,学生没见过,比如“天姥山”的“姥”,应当读mǔ,如果学生不是学习李白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很容易把这个字读成lǎo;二是文章中的生僻字,这些字因为很少使用,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很难查到,需要留心记忆,《离骚》中此类字比较多;三是多音字,这些字在古代的读音通常与现代汉语的读音不一样,古音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了,比如《将进酒》的“将”要读成qiāng;四是临时改变读音的
6、字,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要读成xiá,才符合整首诗的声韵要求;五是通假字,古代诗文中有大量的通假字,不能按照本字的音来读,要读它所通字的音。 2.掌握诵读技巧,处理好语言的声音表达。 古诗文的朗诵技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恰当地划分节奏。古诗文诵读节奏的划分,通常有三种依据:一是按照诗歌体裁划分,四言诗一般划分为二二拍、五言诗一般划分为二一二或二二一拍、七言诗则一般划分为三拍或四拍;也可以按照音节划分,在朗读时停顿的单位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节。 第二,注意韵脚,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4 教师要向
7、学生讲授韵脚的相关知识,在朗诵一首诗时,让学生先找出韵脚。一般来说,格律诗的韵脚比较严格,而古体诗的韵脚则比较自由,一首诗中可以不断地换韵。朗诵时,要将韵脚读得响亮而稍长,以显现诗歌的韵味。 第三,要处理好停顿、语速、重音及语气。 要诵读好古诗文,停顿很重要,要注意连而不断,并且要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服务。一般来说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语速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语速慢。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如谓语动词、表性状程度的状语、表强调的定语、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等要重读。至于语气语调,要理解作品中祈使句
8、、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的作用,灵活处理。 3.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作品的神韵,需要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比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