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钻孔灌注桩监理过程的质量控制

浅述钻孔灌注桩监理过程的质量控制

ID:23029646

大小:69.1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3

浅述钻孔灌注桩监理过程的质量控制_第1页
浅述钻孔灌注桩监理过程的质量控制_第2页
浅述钻孔灌注桩监理过程的质量控制_第3页
浅述钻孔灌注桩监理过程的质量控制_第4页
浅述钻孔灌注桩监理过程的质量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述钻孔灌注桩监理过程的质量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述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胡向凑做为地下情况复杂不明的桩基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利润,签于以上原因更容易造成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但桩基础工程又是整栋建筑最基础的传力、承载部位,因此,要求基础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因此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订出施工质量标准、验收实施方案和每根桩的施工记录,以便有效地对桩基施工质量加以控制。一、施工工序桩位放样→

2、桩位复核、护筒埋设→桩机移位对中、整平→开钻→钻孔终孔→扫孔、一清→下钢筋笼→下导管→二清→砼浇筑`二、工序质量控制(一)、桩位放样和桩位复核是非常关键的工序,它是影响成桩桩位偏差的关键所在,而护筒埋设要根据上层土质、桩径、地下水位不同而不同埋设。如上层是杂填土就非常容易由于钻孔产生的振动而引起塌孔、泥浆流失、上部砼量的增多。护筒埋设深度一般在2m左右,回填土质需采用粘性土四周分层夯实,且护筒顶面应高出地面0.5m左右,以防地面水倒灌、杂物落入孔中。(二)、对中、整平是控制桩位偏差、桩身垂直度的关键。现实施工中往往由于桩机未整平而造成大量的钻孔孔壁倾斜。从而在下放钢筋笼时,导致

3、无法入孔,最后,造成即要把已入孔的钢筋笼重新拔出,又要重新下钻杆扫孔。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三)、钻孔过程是成孔质量的关键。在钻孔前一定要通过试桩透彻研究工程勘察报告,根据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钻孔进尺速度,调配不同的泥浆稠密度。如在圆砾层中就要慢进尺,配用较稠泥浆以保护孔壁并利于砂砾通过反浆循环出孔。终孔检查是一件比较复杂易出错的工序,端承桩要采用“双控”(标高、最后贯入度)而摩擦桩主要标准是控制标高。对于入岩端承桩往往要鉴定岩样,这时我们就要结合试桩时确定的岩样、勘察报告,取上岩样的硬度、颜色

4、纯度及每小时的进尺速度来确保界面。对于入岩深度与勘察报告深度有较大偏差时,一定要仔细考虑,确定是否为夹层,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摩擦桩,我们应根据设计桩顶标高计算出桩长,结合钻杆长度减除钻头2/3后用测绳测量孔深。在用测绳测量时,还要考虑在施工中常用的测绳遇水后缩水的问题,因其最大收缩率达1.2%,为提高测绳的测量精度,在使用前要预湿后重新标定,并在使用中经常复核。(四)、扫孔、一清是现在施工中普遍不重视的一步工艺,实际它是保护孔壁、控制沉渣的关键,是二清的基础,由于终孔后要进行拆钻杆、下钢筋笼、导管等一系列工序,其对孔壁存在一定程度的扰动,若在这期间泥浆稠密度控制不好就很

5、容易引起塌孔、沉渣过多(特别是淤泥、砂砾才层),所以就要在一清时调配好泥浆,尽量清除孔中原有沉渣物。(五)、下钢筋笼时要注意的是a钢筋笼制作:按设计、图集、规范,其中要特别注意对笼顶螺旋筋的加固由原来的4D增加至5D(新规范)。b下笼过程中一定要设置保护块1、是避免钢筋笼与孔壁碰触2、可认保证钢筋笼的垂直度c对于设计的半笼、2/3笼等较轻的钢筋笼,在设置吊筋时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在浇灌砼时造成浮笼d严格控制焊接质量,现在存在很多焊条不符要求的情况。如¢钢采用E43焊条,还有一点我认为确保焊接区的质量,应对该区段螺旋筋进行加密。同时,相邻两节骨架间主筋接头断面要错开间距,一般为30

6、d(d为主筋直径),且最少不得少于50cm。(六)、在水下砼浇灌过程中导管是主要的工具,对其要注意接管处的密封性防止垫圈未压紧,漏水造成段桩的事情。同时,亦要注意孔径大小与管径的大小的比率,比率小导管容易碰触钢筋笼,比率大对清渣、反浆不利。(七)、二清就是把孔内泥浆抽换,消除沉淀层,尽量减少孔内沉淀厚度,防止桩因沉淀存分过厚而降低桩的承载,不管是正循环清孔还是反正循环清孔,清孔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孔壁及孔深情况,特别是反循环清孔时容易造成塌孔冲孔过深。检查时要确保a孔底沉淀土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b岩浆比重1.1左右c含砂率2%。d粘度18-20pa。同时,清孔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灌注砼

7、。(八)、水下砼浇筑所用各种原材料须事先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所用各种机械设备必须完好。浇灌时必须注意初灌量砼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导管底部与孔底面0.3-0.8m的初灌距离,严格观察初灌后的孔内反浆情况。初灌顺利后连续浇灌砼直至设计桩顶标高,并保证一定的超灌高度。在砼浇筑的过程中拔管的速度和高度是影响水下砼的质量的关键因素,现在施工中一些往往不重视这一工作随意拔管特别是上下桩和操作工人,插管时而在拆管时为追求快速度,一拆就2-4条管,极易把导管拔处砼面,造成砼内夹存泥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