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28326
大小:6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3
《试议庾信审美回忆性作品语言的修辞艺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议庾信审美回忆性作品语言的修辞艺术论文庾信审美回忆性作品语言的修辞艺术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庾信审美回忆性作品语言的修辞艺术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庾信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庾信作为六朝时期的集大成者,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通过审美回忆进行艺术创作,庾信审美回忆性作品语言的修辞艺术由.zbjy.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语言清新流丽。庾信工于炼字,精于示现,善于对仗,讲求声律和谐,他的审美回忆性创作及其中的修辞手法对唐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极高的语言魅力和文学价值。因而,探讨庾信审美回忆性
2、作品中的辞格运用,有着修辞学与文学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庾信审美回忆性作品辞格运用 《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庾信:“集六朝之大成,而导四杰之先路。”“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1](P1275)庾信上承魏晋下启隋唐,融合了南朝的丽靡恻艳之风和北朝的苍劲幽峭之美,形成了他“清新”“绮艳”“老成”[2]的独特艺术风格。对于庾信诗文的语言特征,陈柞明评价说:“齐梁之士多以炼句为工,然率以修辞,矜其藻绘,纵能做致,不过清浅。审其造情之本,究其琢句之长,岂特北朝一人,即亦六朝鲜俪”。[3]滕王逌说:
3、“妙善文词,尤工诗赋,穷缘情之绮靡,尽体物之浏亮。”[4](P53)可以说,庾信的诗赋皆是因情而起,文词华美,清楚明朗,擅于炼字炼句。审美回忆性作品是庾信诗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庾信通过回忆,对往昔的经验生活进行复现和重建,在创作时与现实拉开距离,只在心理上回到过去的审美经验中,去唤醒并开启尘封在内心深处的记忆碎片。通过回忆整合成审美意象,并在作品中进行再创造,呈现为当下的可感知的画面,使之具有独特的审美境界。庾信在对此类审美回忆性作品进行创作时探索了一些更能表情达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他的乡关之思、屈节之辱、羁旅之苦以及迟暮之哀,
4、而这种特定心态通过审美回忆及其语言魅力可以更好地表达出庾信对生命价值的感悟。本文试图从辞格运用的角度,选取庾信审美回忆性作品中突出的两种辞格——比兴、示现,以探讨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一、庾信审美回忆性作品中的比兴 刘勰的《文心雕龙·比兴》有言:“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5](P601)刘勰认为“比”就是比附,即用贴切的类比策略说明事物,比附事例因而就有了比喻。庾信入北之后,由于心念故国产生了强烈的乡关之思;亡国而漂泊异乡感到羁旅之苦;另仕二主而感到屈节之辱;入北初年,受到北朝当权者
5、的打压,不受重用,政治地位一落千丈,生活贫苦等目前状况使庾信内心充满了苦闷与哀伤。庾信只能寄托诗文来宣泄心中愤懑,因而出现了大量审美回忆性作品,其中,比兴手法运用的十分突出。 (一)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比兴对象 (1)“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惟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拟咏怀》其四) (2)“吴起常辞魏,韩非遂入秦。”(《拟咏怀》其五) (3)“倡家遭强聘,质子值仍留。”(《拟咏怀》其三) (4)“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羗笛断肠歌。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
6、断河。”(《拟咏怀》其七) 在《拟咏怀》中,庾信用穷途痛哭的阮籍、入秦被谮的韩非作比,言自己像阮籍一样入北后生活如同穷途末路一般,无所希冀。除此之外,庾信在审美回忆性诗歌中还通过女性来作比,在《拟咏怀》其三中,庾信把自己出使北朝比作遭到强聘的“倡家”,透露出他对自己身仕敌国而感到羞愧,怀有强烈的屈节之辱;在《拟咏怀》其七中,庾信塑造了一个满怀乡国离恨,闻羌笛而思乡断肠,消瘦憔悴、悲痛欲绝的女子形象。庾信用此作比,诉说了他对故国的深深眷恋,而前四句写身处北地孤寂凄凉的环境,侧重表现南北联系断绝的寂寞。再加上胡笳、羌笛的北地之音
7、,更使异乡人涕泪纵横。“枯木期填海”,用枯木填海的神话表达自己南归故国的愿望就像用枯木填平大海一样不能实现,但心中依然执着此念。而“青山望断河”,指盼望青山崩塌能阻断黄河,畅通归乡之路,庾信把深沉的怀乡情愫写得哀切感人。《拟连珠》中,庾信“是以黄池之会,可以争长诸侯;鸿沟之盟,可以中分天下。”来比喻萧梁的盛衰之貌,用“盖闻死别长城,生离函谷,辽东寡妇之悲,代郡霜妻之哭。”来比喻江陵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家破人亡的不幸。从以上这些比兴中,可以看出庾信通过追忆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来表达自己对萧梁盛衰的惋惜,对战争的厌恶,对百姓
8、的同情,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用动植物作比兴对象 庾信在审美回忆性作品中多用动植物类意象作比兴对象,这些意象通过庾信审美回忆的再创造变为直接寄托他情感的对象。最具代表的是“枯树”意象,庾信用枯树自比,半死半生的枯树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流露出他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