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04136
大小:26.4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02
《《报任安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报任安书》教案 《报任安书》教案(一)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设想】
2、 教学方法 1、诵读点拨。 这么可怜的小珊迪却被一辆马车给撞了,他的帽子不见了,火柴也丢了,七个便士也不知道哪儿去了,此时此刻,珊迪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进行创造性想像。) 2、讨论指导。 媒体设计小语种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外语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被录取后,不得再报考其他高校,新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 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的展示。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
3、骤】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解题 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
4、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小语种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外语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被录取后,不得再报考其他高校,新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
5、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解说:突出“信”及“信”的来由和内容,为课文内容指向。)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小语种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外语教学
6、质量较高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被录取后,不得再报考其他高校,新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 犹记得,当老师规定要看时,我还是颇为不耐的,心中甚至不屑的想,不就是一些书信吗,谁不会写?也因此,初看时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但是,当我慢慢能够耐下心来仔细看是,我的想法就被颠覆了,那哪里是普通的信啊!那一封封书信,那字里行间,都现出了浓浓的爱。当我翻阅那些信件时,眼前不由浮现出一个伏案写作的身影。看,他在为孩子的成就而骄傲微笑;
7、看,他在为孩子的受挫而满含忧虑;看,他在为孩子的骄傲而不满……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为了他的孩子。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第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戏弄、特、勉励 第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第4段:近自托于无能之词、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解说:文章字词难度较大,好在课文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但其中仍有些词句需要解决,为学生理解文章扫除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
8、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 学生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