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00099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关于教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教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导读:本篇文章是教材和学生类的论文,提供给准备写作相关这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应届毕业生们提供参考阅读下载。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章建跃教授《中学数学教学的十个问题》中提到:许多高中数学教师认为教材内容太简单,不足以应付高考.只有讲课外的东西能显示水平,从而脱离教本进行教学.不否认,由于数学高考中处的地位,数学成绩的坏直接影响到许多学生能否考到理想的学校,影响到学校社会中的地位.而高考中的试题由于具有选拔性,体现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考察,此,教师中产生上述现象便不足为奇.高于教材,是高考试题的真实写照,也是考题能力立意的体现处,但源于教材,却是高考试题的出发点,是高考
2、试题的根本要求.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主阵地,这里,教师与学生展开对教教材和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象.案例:教材中求等差数列{an}的第n项an的解题过程我们简称为叠加法,求等比数列{an}前n项和的解题思路我们简称为错位相减法.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告诉学生求通项及前n项和的解题思路,然后把此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告诉给学生,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理解这两个公式的思想.教师的根本目的是节约时间进行大量的解题训练,是想通过刺激反应训练代替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这是教育功利化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其结果是教师的大量付出没收到相应的回报,教师喊累,学生感到更累.教师教学新课时应
3、该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解题的思想,能有限的时间内处理综合能力较强的问题,做到得心应手.下面的题目是2009年全国卷Ⅰ理中的一道有关数列的试题:题目:从解析中我们看出本题主要考察利用累加法、构造新数列和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前n项和,此解题思想直接于教材.出题人的目的显然是让考生和一线教师重视教材和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重视两纲的导向作用.再2010年四川理数19有关三角函数的试题第(I)问:果学生理解课本中的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的思想,则此题不难处理了,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想:(1)以教材组织教学,使教学回归本质.现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教
4、育形式的改变必须要求教师改变其教学方式.不否认,由于现许多教师没能跟上这一变化,依旧采用原有的教学模式,许多地方的数学教育不能令人满意,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农村地方的教育.主要原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较快地组织教材进行教学,而是仍旧通过大量训练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结果是课本学完了,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定义、公理、定理、公式等内容都没掌握,那又何通过这些基本内容解决问题呢?此,教师让学生一定理解、掌握教材中的定义、公理、定理、公式等,另外要让学生学例题.书中的例题很重要,书中的例题一定要搞得很透彻、明白.书上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都是有启示作用的,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是数学教学成功
5、的重要前提.(2)以教材为中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师何利用有的知识处理新的问题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关键于学生学习中何形成数学思想,而经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是学生形成数学思想的基础.教师要以教材为中介,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对问题的讨论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等,引导学生归纳出隐含问题中的一般结论.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知识和方法的形成,强调过程性知识,重视知识系统、思想方法策略的讲授,要避免以解题训练代替知识的形成过程.李建华《北京四中数学教育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中提出,有些老师来四中听课,感觉课堂效率不是很高时指出:知识和方法很重要,但知识和方法
6、形成的过程更重要,而过程性的东西一展开,不一定能够按照常规的意义来理解,以经常会出现一些新状况.(3)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习惯.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素,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的行程.由于有些教师受到教材的束缚,他们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回答的解题思路与教材中的不一样时,不加任何评论的让别的学生继续回答,直到回答的结果与教材一致时结束或干脆自说出解题思路.一般说来,教材的解题思路是清晰的、解题过程是严密的,但不是说我们没有疑问,解法上不能提出自的见解.,我们培养的学生只会模仿而没有创新,这是对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
7、经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应以教材为媒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质疑的学习精神.【参考文献】[1]章建跃。数学课改的十个问题[J]。数学教学参考,2010。3[2]李道华。北京四中数学教育传统的形成与发展[J],数学通报,2008。3[3]徐利治。谈谈我青少年时代学习数学的一些经历和感想[J]。数学通报,2007。1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