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ID:22965843

大小: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2

《古诗两首》教案 _第1页
《古诗两首》教案 _第2页
《古诗两首》教案 _第3页
《古诗两首》教案 _第4页
《古诗两首》教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教案[《古诗两首》教案]第一单元总第2-3课时课题:古诗两首共2课时第1课时课型:精读教材分析: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古诗两首》教案。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

2、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总第2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

3、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先来学习《草》。二、自学识字合作交流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教案《《古诗两首》教案》(..)。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3、指名认读。三、品读领悟。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3

4、、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4、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5、多种形

5、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五、巩固延伸1、背诵古诗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2、书写生字(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总第3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课型精读一、复习回顾指名背诵古诗〈草〉。(重点检查学习较差的同学

6、)二、自主学习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三、合作交流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四、品读领悟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

7、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5、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五、巩固延伸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2、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3、写字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宿--宝盖不宜太宽。4、书写评价(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古诗两首》教案2  第2篇2.古诗两首《春日》教学反思  〖预览〗

8、春日教学反思分析: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教学这首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考虑到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反复品尝,我就想:何不在学生已能读得字正腔圆、有滋有味的前提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先对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作一番大胆的猜测,然后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