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

ID:22954596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2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_第1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_第2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_第3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_第4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职业教育论文-->第一章绪论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中高职教育尚不能实现顺利衔接,职业教育毕业生出路狭窄,实现深造愿望困难,島职教育的层次上移存在着诸多障碍;职普沟通不畅;与及时更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密切相关的继续教育开展困难。以此不难看出,"立交桥"模式的构建是适应职业教育自身发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的重要举措,势在必行。上文提到的国家的重视和职业教育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本研究提供了宏观基础,而促进人才多样化成才的职业教育内在要求为本研究提供了微观背景。显而易见,当前职业教育学生出路狭窄,实现继续深造困难,导致

2、被看为是"次等教育",久而久之,导致职业教育招生困难,成为分数低学生的无奈之举。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化分工的进一步细分,对于技术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快速増长的,可以此种背景下改革迫切需要进行。......第二章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述2.1相关概念界定应用技术型本科属于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为了促进人才改革而对高等教育进行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它对于普通本科教育而言,特别重视技术教育和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它同普通本科教育同属于全日制本科教育,应用技术型本科与普通本科的关系是平行的,应用技术型本科同普通本科相比,它具有更鲜明的应用技术性特征,它以培养一线生产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

3、标2.2理论基础系统论指出整体是由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并非是部分的简单相加,它强调统一整体的概念,只有部分以合理方式进行有机组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整体的功效,它具有协调性、同一性、整体性等特征,处于其中的部分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多重关系。本文认为在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的过程中,若能将中高职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这些小系统都归在高等职业教育"立交桥"送个大系统之下,全盘策划,统筹安排,有机组合,就能实现各类各层次教育间有效衔接和良好沟通,促进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的理论和技能水平。第三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基本框架设想......19

4、3.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193.2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的基本原则3.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思路......273.4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框架图......283.5本章小结......29第四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路径......314.1纵向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路径......314.2横向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路径......3543本章小结......38第五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的保障措施......405.1政府层面上的保障措施......405.2

5、学校层面上的保障措施......425.3企业层面上的保障措施.........42第五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的保障措施5.1政府层面上的保障措施同时立足我国各省实际,创新制度设计。通过改革现有招生制度和完善学生转学制度,建立顺畅的中职一高职一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硕专业博士科及高职一普通本科教育--学术型硕士学术性博士等相互联系的"立交桥"。在学生入学方面,除传统的入学考试外,高职学生的综合测评和专业技术特长需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普通高等院校接受高职学生的态度和成效、分量,将作为高校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要逐步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制定规范严格的法规制度,

6、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职业准入制度以及行业工资制度,督促企业完善其招聘、用工政策,提高行业对各类职业教育证书和资格证书的认可度,鼓励采取先培训、后就业的方法,尽量做到人尽其才、人职匹配,同时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促进社会成员的终生教育。5.2学校层面上的保障措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模式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努力促进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衔接。依托于不同的地区和行业,可以采用地方立法的形式,努力健全中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完善统一的教学规划,促进职业教育弹性学制的逐步实施与推广;建立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依托于统一的课程体系,各层次学校

7、之间能够进行更多的深度交流。此外还要确保做到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设置培养目标时考量的重点;以相互衔接的培养目标作为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同时专业设置为依托做好课程体系的衔接安排。兼顾教学资源、教师培养、行业指导等相关要素,统筹规划相应的教学过程、招生制度等要素。此外,高职教育必须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培养目标,同时积极推进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的对日衔接。...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此外,文章从政府、学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