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24504
大小:63.0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01
《中国利率改革三十年的逻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利率改革三十年的逻辑摘要]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逐渐提出来的,是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深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纵观三十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大体经历了改革起步、大力推进、改革深入和改革攻坚这四个阶段,已经闯出了一条宽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道路。目前,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制度条件上都已不存在重大阻碍,只要继续深入探索,加强研究,把握好节奏,一定能够最终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利率改革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如何理解改革
2、开放三十年以来利率市场化的历程,其改革路径是否存在规律性和必然性,需要一定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凯恩斯的利率理论以有效需求不足为研究前提,认为低利率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货币学派主张实施利率市场化,减少政府干预,认为在长期中,货币供给增加的长期中国利率改革三十年的逻辑摘要]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逐渐提出来的,是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深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纵观三十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大体经历了改革起步、大力推进、改革深入和改革攻坚这四个阶段,已经闯出了一条宽阔的具有
3、中国特色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道路。目前,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制度条件上都已不存在重大阻碍,只要继续深入探索,加强研究,把握好节奏,一定能够最终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利率改革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利率市场化的历程,其改革路径是否存在规律性和必然性,需要一定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凯恩斯的利率理论以有效需求不足为研究前提,认为低利率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货币学派主张实施利率市场化,减少政府干预,认为在长期中,货币供给增加的长期效应只表现为价格水平的提高,对实际收入和利率并无影
4、响。这告诉我们,当经济达到潜在生产能力水平附近时,不应当再实施低利率政策,而应实施市场化的利率管理体制。麦金农(Mckinnon)和肖(Shaw)不约而同提出金融深化理论的模型。与凯恩斯的廉价货币政策相反,他们认为在落后国家,高利率有助于吸引储蓄,促使企业改善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经济发展,提高实际利率的关键在于放松对利率尤其是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金融自由化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70年代和1980年代许多国家开始实践,掀起了一股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场化的热潮,有一些国家获得了成功,但许
5、多发展中国家却很惨痛地失败了。虽然现在国外关于利率市场化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论研究,但大都脱离了具体国家的制度环境,因此不能解决中国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问题。(一)中国利率制度变迁“外生推动型”改革理论框架以制度经济学视角来审视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变迁逻辑无疑是好的选择。以推动力量来区分,制度变迁可以分为两种:(1)“外生推动型”改革,由政府等外生于市场的力量推动,是集中决策下的制度变迁。(2)“内生演进型”改革,由市场内生力量推动,是分散决策下的制度变迁。从中国来看:1.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政府“外生推动型”改革
6、的特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内生演进型”利率市场化,主要依靠在“金融脱媒”的市场压力下,金融市场自发开展规避法律限制的金融创新,来实现利率市场化。但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初,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市场自发推动制度变迁的力量不足。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制度的当前选择取决于以往的选择,制度结构决定着制度选择集合和制度选择空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一开始必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外生推动型”改革。2.“外生推动型”改革的演进逻辑是政府效用函数最大化。一切改革主张首先要符合政府的效用函数才会最终转化为改革行动,以往往往不考虑政府效用函数
7、,无疑是粗糙的。政府的偏好并不一定与社会利益完全一致,有时候两者长期利益是一致的,但政府会考虑现实短期因素,如央地关系、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对财税和就业的影响等。因此,要理解政府“外生推动型”改革,首先要研究政府效用函数。1.“外生推动型”改革逻辑包含周而复始的三个环节。政府“外生推动型”改革中,经济体中各方面的利益由政府统一权衡,纳入政府的效用函数中。若经济体中有两个利益集团,政府效用函数为U=aUl+PU2(U1、U2代表两个利益集团效用函数,a、3为政府偏好系数或称政治影响力系数)。改革的逻辑包含了周而复始的三个环
8、节:第一,改革实施。一项改革能否付诸实施,取决于政府的边际效用为正,和关键性利益集团(即当时有足够力量阻碍改革推进的利益集团)边际效用为正两个条件,以确保在决策和执行两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改革意愿(详见下文的模型)。第二,经济绩效提高,利益分布改变。一项成功的改革,经济体的整体绩效须得以提高,同时往往伴随着利益集团的不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