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自杀心理学研究与理论评介

国外自杀心理学研究与理论评介

ID:22832893

大小:75.5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31

国外自杀心理学研究与理论评介_第1页
国外自杀心理学研究与理论评介_第2页
国外自杀心理学研究与理论评介_第3页
国外自杀心理学研究与理论评介_第4页
国外自杀心理学研究与理论评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自杀心理学研究与理论评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外自杀心理学研究与理论评介摘要以自杀致病理论、自杀评估理论、自杀治疗理论为线索,回顾与总结了国外近十年来的自杀心理学理论与研究概况,同时重点介绍了致病理论中的应激一易感模型、逃避自我理论、杀死自我理论;自杀评估理论中的SSF评估、四阶段过程模式;自杀治疗理论中的SATIR理论和荣格艺术治疗理论等,并做了简短评论。关键词自杀,心理学,自杀评估,自杀治疗,心理致病。分类号R395中国每年自杀死亡人数约为29万,每年有200万自杀未遂者接受医学治疗,自杀已成为年轻人死亡的首位原因。这一严重社会现象逐渐引起了社会与学界的高度关注。2004年11月回龙

2、观医院和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出了《建立中国国家预防自杀计划》,计划共有11个工作目标,其中有5个直接关系到心理学领域。可见,心理学对自杀的研究极其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关于自杀的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流行病学领域,心理学的研究十分少见。在1994-2004年《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上,没有一篇以“自杀”为篇名的文章。为了让国内同仁对国外的自杀心理学的研究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本文将从自杀的原因、评估、治疗三大方面对近十年来西方的有关研究和理论做评述性介绍,以供国内同仁参考。1自杀致病理论1.1概况2003年L

3、eenaars研究了十位著名的心理学家Adler、Binswanger、Freud、Jung、Menninger、Kelly、Murray、Shneidman、Sullivan、andZilboorg对自杀原因的假设,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分成如下八大类型[1]。(1)不能忍受的心理痛苦。人们自杀的主要目标是想从无助、绝望、悲痛、情感剥夺、受人遗弃等再也无法忍受的心理痛苦中解脱出来。(2)认知狭隘。思维僵化、以偏概全、0光短浅等是自杀者共有的认知状态,也是最为危险的精神状态。(3)表达间接。他们的情感、态度等的正反两面相互纠缠,混杂难分;攻击性得不到

4、直接表达,只好转而变为谦卑、顺从、自责和受虐倾向;自杀的原因还没有在意识中呈现出来。(4)适应不良。自杀者认为自己非常脆弱,根本无力应对外在挑战和自己对生活的要求。表现出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等症状。(5)自我。自我是自杀的本质性的相关因素。当自我被一系列的创伤性生活事件严重削弱时,它丧失了发展建设性的关系的能力,经常受到良心尖锐的指责,最终失去了对生命的保护性的作用。(6)人际关系。自杀者难以建立或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在人际上受到灾难性的打击,对自尊、自主、成就等的需求尤其是对依附别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总是受挫。(7)遭拒一攻击。人

5、们对恋爱受挫、婚姻失败、工作不顺等被人拒绝的创伤性事件耿耿于怀,将对别人的愤怒和攻击转向自己。(8)身份一逃逸。失去了理想之物,如健康、自由、工作、青春,并非常强烈地将这个狼狈的身份认同于自己,痛到极处便逃避生活、走向死亡。1.2三种自杀致病理论在国外最近十余年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自杀致病理论,它们分别侧重神经生物基础、认知因素和心理动力因素。1.2.1应激一易感模型1999年由曼和他的同事提出[2]。由于大部分有精神疾患者很少实施自杀行为,因此精神疾病不能作为预测自杀的指标。他们则发现自杀者身上有某种自杀的易感性或是特质,基

6、因的组成结构以及后天获得的敏感性对个体的易感性或素质都有影响。5-羟色胺被认为是这种易感性的重要的生物基础,它的活动水平基本上由基因决定,很少与机体状态相关。Korpi等也找到许多证据证明自杀行为与5-羟色胺功能降低有关[3]。去甲肾上腺也影响自杀的易感性,但不如5-羟色胺对自杀的影响那么恒定。他们认为基因遗传是重要的,但并不意味着自杀是一种“宿命”,因为易感性也受后天的影响:创伤性事件和不良的心理社会环境会加重其生物的易感性;同样,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都会减轻易感性。导致应激的生活状态及因素包括急性精神病或躯体疾病、严重的酒精与药物

7、依赖、严重的心理创伤、工作压力或家庭危机。当易感性人群处于应激状态时,其内在的易感性就会表现为易激惹、易愤怒、易受伤的倾向,比常人更容易导致自杀。在此基础上,曼提出了广义的自杀过程中的应激-易感模型,认为自杀是应激因素、保护性因素(包括家庭、社会、文化等因素)与个体素质(包括易感性、人格、认知等因素)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可见他们认为心理、行为、环境等因素在导致自杀和防止自杀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理论不仅打破了自杀是某种精神疾患、或单纯是某种危机应对的结果的传统看法,而且注意到了易感性的生物和心理两个层面,并将易感性放到各种个体素质

8、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角度上来加以考察,为自杀的评估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近年来颇受关注。但是该理论的生物性基础还存在着困难,甚至受到质疑:比如据曹莉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