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830738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1
《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时的运动诱发电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时的运动诱发电位:宁宁赵士福成戎川梁伟华【摘要】 目的制备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模型,观察运动诱发电位(MEP)变化,研究慢性脑低灌注对脑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作慢性脑灌注不足动物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缺血半月组、缺血1月组和缺血2月组共4组。使用电刺激诱发,双下肢记录,刺激电极放于皮层运动区,记录电极置于对侧腓肠肌,记录皮层MEP,观察潜伏期和波幅变化。结果慢性低灌注期MEP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并随低灌注持续时间延长而出现MEP潜伏期延长更为明显。结论慢性低灌注可以引起脑内传导功能受损,临床上MEP可用来反映慢性脑灌注不足后轴索的功能状态
2、。【关键词】运动诱发电位;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 慢性脑灌注不足(CCH)在老年个体中普遍存在,是导致老年期认知障碍和运动障碍主要原因,长期反复损害易导致血管性痴呆,而传导功能损害是其重要机制之一〔1〕。本实验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CCH,对缺血不同时间进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观察反映轴索传导功能改变的MEP变化及规律,来证明了慢性低灌注是白质传导、传输功能下降重要因素,为预防慢性低灌注状态提供新的途径。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分组 选用纯种健康SpragueDag/kg,保证手术操作期间大鼠有自主呼吸。仰卧固定,颈前部去毛消毒后沿颈正中切开,分离出双侧颈总动脉
3、,双重丝线结扎。术中大鼠肛温保持在36.5~37.5℃,手术后动物被送至通风和有空调的房间饲养。对照组仅切开颈前,不结扎颈总动脉。 1.2.2经颅电刺激和记录 采用丹迪公司Keypoint四导诱发电位仪记录。大鼠MEP在安静的电屏蔽室(室温20~24℃)内记录。10%水合氯醛4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电极选用EEG针电极,刺激电置于大鼠前囟后方1mm皮下,参考电极于矢状缝旁3mm,记录电极在对侧腓肠肌,鼻部电极针接地。电刺激信号为单个方波电脉冲,刺激强度5~12mA,波宽0.2ms。每个结果至少重复2次以获得稳定的波形。 1.3信号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对不同组间潜伏期均数进行比较,
4、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3组以上成组资料均值比较采用完全随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数据均以x±s表示。 2结果 2.1行为学观察 双侧颈总动脉完全阻断后首先出现短暂惊厥,体温降低,呼吸减慢,翻正反射消失;术后早期观察动物运动减少,后肢呈“八字”,走路共济失调,或爬行和转圈;术后7d手术组已基本恢复,无明显的运动障碍。摄食饮水均与建模前无显著差异。 2.2对大鼠活动的大体观察 大鼠在电压超过2V出现整个头面部肌肉收缩运动,6V以上头可产生移位,所有大鼠完成刺激后无死亡及活动异常。 2.3.2潜伏期变化 制模后半个月,实验组大鼠左、右MEP潜伏期较
5、对照组显著延长,具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大鼠自身左右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自身左右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模后1个月,实验组大鼠左、右侧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具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自身左右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模后2个月,实验组大鼠左、右侧潜伏期较对照组大鼠延长,具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自身左、右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半个月组、术后1个月组、术后2个月组大鼠左、右侧两两比较潜伏期均具统计学意义,潜伏期逐渐延长(P&
6、lt;0.01),见表1。表1各组双下肢MEP潜伏期(略) 3讨论 本实验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备慢性脑低灌注模型,此法是目前公认慢性脑缺血模型〔2,3〕。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可造成稳定的不完全性前脑缺血,脑供血大幅度下降,更接近慢性脑灌注不足时脑组织病理生理演变过程,脑的幕上部分血流减少,而脑干灌注良好,维持生命中枢的基本功能。范文辉等〔3〕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其血流完全阻断,脑部血液供应主要由双侧椎动脉维持,持久性结扎后1A以上的超强刺激下,MEP波形变化相对较小,推测此时脊髓下行传导束处于兴奋饱和状态,尽管刺激强度增大而神经轴突的兴奋数目或传导速度都不可
7、能再有显著增加。本研究也证实大鼠MEP存在不同种成分,这与Nielsen等〔10〕的研究结果相符。电刺激临床有用于帕金森病的研究和治疗〔11〕,但对慢性脑灌注不足引起的疾病研究治疗较少,本研究可为临床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参考文献】 1LisaC,SilbertMD.Cognitiveimpairmentrisk〔J〕.Neurology,2009;73(9):1205. 2OhtaH,M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