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821970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1
《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思考
2、第1 缺水是个相对的概念,既有资源性的,也有工程性的,更有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科学分配和合理利用造成的。资源性缺水,需要通过更大范围的统一调度、统一配置加以解决。工程性缺水可以通过国家、集体、个人或社会法人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调蓄水工程建设速度来解决。通过严格程序,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可以解决因分配不科学、利用不合理带来的问题。当前,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明确规范水资源使用程序,运用计划经济的合理模式和市场经济的有效手段,管好、用好、开发好水资源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一、制定新的用水定
3、额是管好水资源的基础条件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体系,用水管理缺乏量化的标准和基础,导致用水无节制、管理没标准、分配无原则的现象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思考
4、第1 缺水是个相对的概念,既有资源性的,也有工程性的,更有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科学分配和合理利用造成的。资源性缺水,需要通过更大范围的统一调度、统一配置加以解决。工程性缺水可以通过国家、集体、个人或社会法人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调蓄水工程建设速度来解决。通过严格程序,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可以解决因分配不科学、利用不合理带来的问题。
5、当前,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明确规范水资源使用程序,运用计划经济的合理模式和市场经济的有效手段,管好、用好、开发好水资源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一、制定新的用水定额是管好水资源的基础条件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体系,用水管理缺乏量化的标准和基础,导致用水无节制、管理没标准、分配无原则的现象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制定新的用水定额可以在强化政府管理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检查职能的基础上,以定额管水,从而控制每一个用水单元的消耗水量,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并在宏观上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6、需要。新定额所包括的项目应涵盖行政区域内的已建、在建和拟建设的所有项目(包括第三产业)。同时,每个项目(大型工程)根据用水定额所确定的总用水量应在所取得的取水许可证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新用水定额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新定额既要科学,符合规范,满足供水保证率,又要统筹考虑水资源总量,留足生态与环境用水。因此,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用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修正供水保证率,确定新定额。二是对一个企业、一种产品而言,新的定额确定后,加上取水许可制度的全面、深入实施,也就为确定该单位的水权奠定了基础。因此,新定额既要符合实际,又要为节水打好基
7、础。三是新定额应成为一个体系,既要包括取水定额,也要包括用水定额、排放污水的定额,同时还要对水的重复利用率、污水排放标准作出明确规定。二、科学规划是管好水资源的关键措施科学的规划是一个流域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决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当前,最紧急的是要在对已有流域规划进行修订完善的基础上,重新编制各地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几个原则:一是效益最大化原则,即在正确把握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规划水利建设项目,实现综合效
8、益最大化,同时使污水、废水的排放量最少,负效益最小。二是社会和经济秩序稳定原则,即按照《水法》确定的水资源配置原则,合理确定水资源配置次序,确保当地经济秩序稳定,社会全面发展。当前,应贯彻“一人、二城(含生态环境)、三农业”的配置次序,首先要留足水源,优先满足人口密集的建制市、县和重点乡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就地取材,分散解决农村人饮水源,确保人人有水喝。三是“以水定产”的原则,在满足现有居民用水、现有工矿企业用水,并留足生态用水的前提下,以可供水量确定区域内经济发展规划,并明确规定水资源欠丰富地区不能发展高耗水项目,也不应发展新的农田灌溉
9、事业。四是节水优先的原则,尽可能不开发新的水源,以现有水资源来满足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五是老用户优先的原则,即对已有工程而言,老用户具有水资源的优先使用权,如需调整(可视为取得水权),应予以适当的补偿;对规划项目区内的用户,在水权分配上,亦应具有优先权,即水资源配置时,应首先满足这部分用户的要求。六是水量和水质并重的原则,即既要实现水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要考虑留足保持河流水体自净能力的水量,提高河流对污水的承受力,确保生态用水,切实解决水脏的问题。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稀缺资源,其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问题:一是
10、各用户之间的关系,要十分注意团结协作,即正确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地区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用水关系;二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要十分注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坚决扭转人定胜天的理念,留足生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