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软件转型erp热潮中的冷思考

财务软件转型erp热潮中的冷思考

ID:22803285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1

财务软件转型erp热潮中的冷思考_第1页
财务软件转型erp热潮中的冷思考_第2页
财务软件转型erp热潮中的冷思考_第3页
财务软件转型erp热潮中的冷思考_第4页
财务软件转型erp热潮中的冷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务软件转型erp热潮中的冷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财务软件转型ERP热潮中的冷思考

2、第1财务软件厂商向ERP厂商的全面转型,既是软件企业谋求自身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软件企业实现发展和腾飞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首届“北京软件博览会”是国发18号文件《关于鼓励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决定》颁发半年后一次国内软件业的“大阅兵”,那么由用友、金蝶领衔的“中国管理软件方队”的首次集体亮相则无疑是这次“大阅兵”的一大亮点。这些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管理软件企业,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推动下,竞争前进,已逐渐汇聚成波涛汹涌的产业潮,用友、金蝶、安易、新

3、中大、金算盘、金蜘蛛、小蜜蜂等一大批专业管理软件公司,开始支撑起中国软件产业的半壁江山。有人已经预言——今年是管理软件年。理由有二:一方面,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众多软件企业纷纷涉足管理软件领域,进军管理软件已经实实在在地掀起了软件业的又一次大潮;另一方面,用户对管理软件的需求也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管理软件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我们注意到,这些新生的管理软件公司很多原来都是专业的财务软件公司,如今却都整齐划一、缄口不言财务的概念,而是异口同声地讲起了“ERP”的新概念。毋庸质疑,高速增长的

4、企业管理软件(ERP)的巨大需求是众多财务软件公司争先跨入管理软件行业的“源动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中国企业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已成为必然,这就要求企业尽快在内部管理和财务制度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是一个包含管理理念、信息流、物流等在内的综合概念,原有的单一财务软件已明显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要求从采购、销售、库存的管理到会计核算、应收应付账款管理、资金和成本管理、财务分析预测等实现一体化,进而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

5、和管理。正是基于此,才有了企业管理软件(ERP)巨大的需求,同时也给广大软件企业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必须看到,日积月累的技术、人力资源和资本实力才是财务软件公司转型的“驱动力”。事实上,早在1998年,财务软件行业就掀起了“向企业管理软件进军”的运动,其实就是财务软件向ERP方向的发展。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大财务软件厂商都已积累了比较雄厚的技术、人力资源和资本实力,一系列的国产化ERP产品都已相继开发完成,“十年磨一剑”,这些难能可贵的积累为在市场成熟期,中国管理软件企业得以迅速跟进市场需求奠定

6、了基础。从经济环境看,财务软件已走向普及,企业应用市场也显示出了对ERP的巨大需求,而政府积极倡导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又为企业ERP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外部动力——软件企业进军管理软件的理由已相当充分。一般来说,企业成功实施ERP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好的做法便是先从全面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始,获得成功经验后,再扩展到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全面管理信息系统。由此看来,财务管理的作用在管理软件(ERP)中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在各企业的产品线中,无论是素面朝天的财务软件,还是

7、巧施粉黛的管理软件,财务其实都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在各种关于管理软件或者ERP的市场统计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财务软件。一位老总曾开玩笑说,“大家都是打着‘管理软件’的旗号卖‘财务软件’”。反过来讲,管理软件的核心部分——财务管理的缺陷,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管理软件系统实施的整体质量。但在事实上,为单纯追求“管理软件”概念而忽视或放弃财务部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管理软件的大概念下,虽然财务软件的销售占据一个相当大的比重,但出于上市炒作或市场标识的需求,各软件厂商都尽量回避“财务软件”的概念。与硬件厂商在

8、网络时代仍然花巨额费用大肆宣传推广PC相比,软件厂商却大多过早地把概念全面转向管理软件的市场运作,客观上失去了一个把财务软件做成一个更成熟、更富有竞争力市场的机会,进而使许多刚刚成型的财务软件企业失去了在竞争环境中锤炼市场运作能力的大好时机。有人说,某种程度上,财务软件之于管理软件,如同PC之于网络或者电子商务。既然IBM、联想能一边高喊“电子商务”和“因特网上新生活”,一边却在热卖PC和服务器,软件行业为何就不能做到“市场概念与产品技术并重”呢?新一代企业管理软件(ERP)的主要特征有两点:一是适

9、应性强,灵活性高,具有智能化和信息重组的功能;二是要求软件提供商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量身订做。这里所谓的“量身订做”,就是要求ERP提供商能在一个大的框架上来做产品,小的东西可能三五天就要出来,大的可能也只有半个月或半年时间。像搭积木一样,ERP提供商要先把各种各样的积木准备好,然后再随时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各种组合。新产品的出现,总要先经历一个“混沌期”,然后再逐渐将新产品的特征确立下来。“先知先明”的玩家总是善于抓住“混沌期”的有利时机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