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财政绩效的关系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财政绩效的关系

ID:22775471

大小:113.57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3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财政绩效的关系_第1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财政绩效的关系_第2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财政绩效的关系_第3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财政绩效的关系_第4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财政绩效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财政绩效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土地财政情况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财政绩效的关系第一部分:土地财政.背景“土地财政”是一个在近十年内出现的新名词,通常是指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转让获得租金收入、税收收入、费用收入,支持地方财政收入。从2003年开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然而收效甚微。2013年上半年中央出台自调控以来最严厉的措施,依然无法阻挡房地产市场的高温。经过一段短暂的观望期后,土地市场的热度仍然不退,各地频繁出现“地王”,政府通过卖地获得的收入相应增高。根据全国306个城市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土地交易宗数约为1.5万宗,土地出让金达到了11300亿元,

2、同比增长了60%。土地再次成了地方政府的增收主力。“土地财政”带来的危害不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而且这种收入模式也明显是不可持续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2013年11月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财政制度改革与统筹城乡改革是此次决议中最为令人关注的一个部分。这些改革虽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最终会带来房地产业的革命和“土地财政”的闭幕。“土地财政”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结束它灿烂的生涯。虽然客观形势的变化最终会导致“土地财政”的结束,但从制度改革和政策推动的角度研究如何更加主动地加快走出“土地财政”

3、的困局、实现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才能保障在“土地财政”真正结束之后地方财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土地财政”时期的“主导产业”——房地产,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龙头经济”如果一落千丈,很快就会对多个关联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如基础设施、钢铁、水泥、建筑机械和其它相关行业可能会碰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管理运营能力相对薄弱的小型和中型企业将首当其冲。走出“土地财政”困局之后,地方政府将面临财政收入增幅减少的困难,同时也会面对减税需求的压力,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也就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

4、,加强有关理论研究,分析当下局势,预测未来走向,建立起一系列体现走出“土地财政”困局之后的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政策和制度,将是今后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土地财政”形成的原因第一,分税制改革致使地方财权事权不对等。,1993年年底,由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结束之前的地方财政包干体制,推行分税制改革。在分税制实施改革以前,税收收入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依靠。而分税制改革以后,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降低,中央的财权不断集中,然而地方政府却承担了更多的事权。这使得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

5、权不对称,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负担。所以说九四年的分税制改革是建国以来对利益格局调整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财政改革。财政改革后,地方政府仅仅依靠自身的财政收入和上级的转移支付来满足本级政府财政支出。在中央和地方共享的税种中,企业所得税和主体增值税因为中央政府所占份额较大,其税收收入很难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多寡。换一种说法,大力发展工商业对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意义不大。相比之下,房地产业与建筑业所涉及的税种大部分由地方独有。地方政府为了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不得不大力发展房地产相关行业,以地生财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这就是“土地财政”产

6、生的根本原因。第二,地方政府行为激励形成的GDP政绩观。在过去经济飞速发展的20年中,我国政府将地方官员自身的政治升迁和当地的GDP水平直接挂钩,并以此作为考察地方官员政绩的最主要的指标。这种独特的GDP政绩观激励着地方官员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但是另一方面,也导致地方官员要想获得升迁,就必须不遗余力把本地的GDP在自己任期内提高,而且比前任官员的相对绩效越高越好。“财政包干制”是因为这种GDP政绩观的诱导,再加上地方政府本身具有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本级财政收入的职责的双重因素下诞生。·由于“土地财政”具有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和快

7、速敛财的双重功效,因此成为了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提升GDP的制胜武器。因为地方政府天然职责是提高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所以必定会给予房地产利益集团各种便利。所以说GDP绩效观是“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始动力。第三,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房地产市场火爆。“土地财政"形成的直接导火索是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促使的土地需求急速增长。在分税制改革之初,土地的供给还没有市场化,即使有少量的商业用地出售,其价格也不高,对地方财政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中央政府将财权上收使得地方政府财力匮乏,地方政府仍然没有把土地资源作为生财之道。在自由的市场

8、经济中,产品的供给价格和供给数量都是由市场需求来决定的。土地的买卖属于市场行为,根据供给需求理论,需求决定供给。房地产业的土地购置费用均价从1997年的每平方372元,快速上升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