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案例分析课件

刑法学案例分析课件

ID:22752393

大小:11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1

刑法学案例分析课件_第1页
刑法学案例分析课件_第2页
刑法学案例分析课件_第3页
刑法学案例分析课件_第4页
刑法学案例分析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学案例分析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分析课件1、被告人张某(男,15岁)于某晚在酒吧见到幼女王某(13岁,身高1、6米,体重62公斤),张某主动与王某搭话时并约其到自己的宿舍玩,王表示同意,到张的宿舍后,二人聊天后表示今后愿意谈恋爱,并发生了性关系,以后二人经常来往。某日,此事被王某的父亲发现,后到公安局报案。 请问: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不论幼女是否同意,都构成强奸罪。因此张某似乎应当构成犯罪。但是张某本人虽然已年满14周岁,却还未满16周岁,通观全案,其行为只是未成年人在早恋期间双方自愿发生的

2、性行为。所以,本案可以依照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认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2、某日,甲开车正常行驶途中。乙突然从右边路旁的树林中疾步冲出抢过马路。甲见状向左猛打方向盘,并紧急制动,但仍躲避不及,车右前轮将乙左腿轧断。事故发生后,甲见天色已晚,此地荒僻,又没有人,便将昏迷不醒的乙拖至路旁树林,自己开车逃逸。第二天早晨,乙的尸体被人发现。经法医鉴定:乙左腿膝盖处粉碎性骨折,因抢救不及时,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请问:甲的行为如何认定,怎样处罚?此案起初是由受害人乙的过失行为引起的交通事故,司机甲对此事故本不该负刑事责任。但从甲将昏迷的乙拖向路旁

3、树林的时候起,行为的性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甲在拖乙时应该认识到乙处于极端危险状态中,又将乙拖到树林中,客观上使乙失去了被发现抢救的机会,所以甲对乙的死亡结果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其主观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构成故意杀人罪。3、某日傍晚,农民甲某与乙某等在晒谷场上联合脱大麦粒,当为乙某家脱第二遍麦粒时,甲某拿起铁叉叉麦草,结果一铁叉戳在躲藏在麦堆里捉迷藏的10岁女孩丙某右太阳穴上,甲某发觉女孩倒地以后血流满面、一声不响,立即放下手中铁叉躲到一边。为了逃避责任,甲某非但没有及时抢救小孩反而佯做不知。直到乙某去拿铁叉时才发现,将丙某送往乡卫生院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

4、贻误了抢救时机,于当晚10时许因失血过多死亡。 请问: (1)甲某用铁叉戳中女孩丙某的行为是什么主观心态? (2)甲某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承担什么责任,罪过形式是什么?3、(1)本案中,甲某在劳动时并未看见小女孩在晒谷场上玩,被害人躲到麦垛里,甲某是无法预见的,因此,甲某用铁叉戳中女孩丙某的行为确属意外事件。 (2)甲某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因为从犯罪主观方面来看,甲某明知是自己叉中了女孩,而且被害人倒地后没有声响,势必伤势不轻,已经预见到如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可是,甲某由于怕承担伤害

5、罪责,又见其行为尚未被周围的人发觉,便装作不知,对被害人是死是伤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企图蒙混过去。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当甲某由于意外伤害行为造成了被害人可能死亡的危险状态时,甲某就负有防止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但他基于上述心理因素,不仅不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反而一声不吭甚至一走了之,从而最终导致被害人因贻误抢救时间而死亡。因此,甲某必须承担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4、被告人甲某与乙某恋爱,后来乙某中断与甲某的恋爱关系。甲某认为这是乙某的二步丙某从中挑拨所致,遂对丙某产生不满。为了报复丙某,甲某于2000年5月24日晚10时许,拿着牛角刀进入丙某的

6、责任地内乱砍柑橘树,共毁坏柑橘树120株,价值3000余元。法院审理中,对甲某的行为性质出现两种意见:一是认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一是认为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请问:被告人甲某竟构成何罪?请说明理由。4、被告人甲某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和破坏生产经营罪均是侵犯财产犯罪,但两者的直接客体不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直接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集体、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案中甲某为报复丙某,毁坏丙某责任地的柑桔树,已不纯粹是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了,而是破坏丙某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所以应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对甲某

7、定罪处罚。5、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6、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7.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

8、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