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80384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0
《以荆州港口为例分析港口物流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以荆州港口为例分析港口物流模式【】港口物流是最近几年才频频出现在学术研讨和各类媒体上的新名词。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关键词】荆州,港口物流 一、港口物流的理论概述 (一)港口物流的概念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二)物流的内涵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三)现代港口物流发展趋势 1、建设深水化。这就必然要求集装箱主干线上的枢纽港航道、泊位水深超过-15米。因此,优先发展集装箱深水码头是现代化港口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2、布局X络化。由于船舶正在朝着大型化、超大型化发展,预计10—20年内,港口布局将逐步脱离欧/美、欧/亚、亚/美三大干线,继而出现以赤道环球航线中心港为核心的全球性港口X络。这条X络主要包括赤道环球中心港、区域性枢纽港、区域性喂给港三部分。 3、业务物流化。大多数重要港口均位于海、陆、空三位一体运输方式的交汇点上,其商品原材料从开采到生产加工、配送营销,直至废物处理可形成一条典型的“物流”供应链。这是一种全新的业务运作、经营模式。这种新模式的应用给港口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并使港口在现代物流中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 4、管理信息化。一个港口的现代化程度如何,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管理。 二、荆州市物流现状描述 (一)我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物流企业逐年增加。从我市物流企业登记的情况看,全市共有冠“物流”名称的企业83户(中心城区64户),其中法人登记72户,分支机构登记11户,注册资本1.7亿。与物流业相关的运输企业390户,仓储企业152户,货运信息服务31户,货运代理23户,货物配送企业106户,电子商务服务企业17户。物流企业的发展从2000年12月1日,我市第一家物流企业登记以来,呈逐步增加趋势。 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逐步显现。我市位于两湖平原交界地带,是鄂中南地区重要的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水陆交流便利,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全境。经过多年的建设,荆州公路已形成以宜黄(沪蓉)高速公路和荆襄(二广)高速公路为动脉,以207和318两条国道及14条省道为骨架,以数千条县乡公路为辐射的公路X。综合运输体系较完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枢纽优势十分明显。 (二)周边资源环境 荆州组合港采取1+4模式。即形成以荆州港为中心,石首港、洪湖港为重点,监利、松滋港为基础荆州港口群,走规模经营之路。荆州组合港将根据各港自身的自然条件和发展态势,进行功能定位。荆州盐卡港区以发展集装箱及其中转业务为主;柳林港区以发展煤炭、砂石料进口、粮食出口等散货和件杂为主;客运旅游港区以客运旅游观光为主;江陵危化港区以石油、硫磺等危险品、化工产品装卸作业为主;荆州组合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以项目为切入点,以资本运作为纽带,以港口间及企业间相互参股为主要形式,通过资本纽带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积极吸纳国内外资本、重要航运企业以及民营资本参与港口建设和经营。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荆州市处于江汉平原中心,东连武汉,西接川黔,南通湘粤,北达豫陕,城市的辐射功能强,港口腹地范围大,荆州市水运口岸是湖南、河南等相邻地区的重要出海口。长江流经荆州市全境,通航里程总长482公里(约占全省长江通航里程的1/2),8个县市区均依江而立,因江而兴。 完善的内河航道X。境内有内荆河、松西河、虎渡河、藕池河等通航河流68条,有【】港口物流是最近几年才频频出现在学术研讨和各类媒体上的新名词。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关键词】荆州,港口物流 一、港口物流的理论概述 (一)港口物流的概念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二)物流的内涵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三)现代港口物流发展趋势 1、建设深水化。这就必然要求集装箱主干线上的枢纽港航道、泊位水深超过-15米。因此,优先发展集装箱深水码头是现代化港口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2、布局X络化。由于船舶正在朝着大型化、超大型化发展,预计10— 20年内,港口布局将逐步脱离欧/美、欧/亚、亚/美三大干线,继而出现以赤道环球航线中心港为核心的全球性港口X络。这条X络主要包括赤道环球中心港、区域性枢纽港、区域性喂给港三部分。 3、业务物流化。大多数重要港口均位于海、陆、空三位一体运输方式的交汇点上,其商品原材料从开采到生产加工、配送营销,直至废物处理可形成一条典型的“物流”供应链。这是一种全新的业务运作、经营模式。这种新模式的应用给港口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并使港口在现代物流中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 4、管理信息化。一个港口的现代化程度如何,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管理。 二、荆州市物流现状描述 (一)我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物流企业逐年增加。从我市物流企业登记的情况看,全市共有冠“物流”名称的企业83户(中心城区64户),其中法人登记72户,分支机构登记11户,注册资本1.7亿。与物流业相关的运输企业390户,仓储企业152户,货运信息服务31户,货运代理23户,货物配送企业106户,电子商务服务企业17户。物流企业的发展从2000年12月1日,我市第一家物流企业登记以来,呈逐步增加趋势。 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逐步显现。我市位于两湖平原交界地带,是鄂中南地区重要的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水陆交流便利,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全境。经过多年的建设,荆州公路已形成以宜黄(沪蓉)高速公路和荆襄(二广)高速公路为动脉,以207和318两条国道及14条省道为骨架,以数千条县乡公路为辐射的公路X。综合运输体系较完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枢纽优势十分明显。 (二)周边资源环境 荆州组合港采取1+4模式。即形成以荆州港为中心,石首港、洪湖港为重点,监利、松滋港为基础荆州港口群,走规模经营之路。荆州组合港将根据各港自身的自然条件和发展态势,进行功能定位。荆州盐卡港区以发展集装箱及其中转业务为主;柳林港区以发展煤炭、砂石料进口、粮食出口等散货和件杂为主;客运旅游港区以客运旅游观光为主;江陵危化港区以石油、硫磺等危险品、化工产品装卸作业为主;荆州组合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以项目为切入点,以资本运作为纽带,以港口间及企业间相互参股为主要形式,通过资本纽带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积极吸纳国内外资本、重要航运企业以及民营资本参与港口建设和经营。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荆州市处于江汉平原中心,东连武汉,西接川黔,南通湘粤,北达豫陕,城市的辐射功能强,港口腹地范围大,荆州市水运口岸是湖南、河南等相邻地区的重要出海口。长江流经荆州市全境,通航里程总长482公里(约占全省长江通航里程的1/2),8个县市区均依江而立,因江而兴。 完善的内河航道X。境内有内荆河、松西河、虎渡河、藕池河等通航河流68条,有洪湖、长湖和危水等大型湖泊和水库,形成了干支相连,相互贯通的江汉平原航道X。门类齐全的港口和航运基础。全市现有一个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两个全省重点港口和投资2亿多元即将建成的盐卡一类口岸。现有港口企业170家,码头225座,泊位327个,最大靠泊能力为3000吨,港口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仓库面积20万平方米,货场面积100万平方米,各类装卸机械1653台,铁路装卸线长度2.5公里。 三、荆州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1.港口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九五”、“十五” 期间,国家对荆州市水上的投入资金不足1.5亿元,全市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及船舶运力发展的规模小、速度慢、结构不合理。327个港口泊位真正形成规模上档次的寥寥无几,大多数仍停留在初级生产阶段,中心城区港口脏、乱、差情况十分突出。 2.港口布局不合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水路交通生产要素之间协调整合不够,突出表现为港口分布散,生产力水平低,港口装卸设备、工艺比较集装箱、大型散货泊位能力严重不足,运输船舶大型化与港口泊位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能源、城市发展空间和环境保护对水路交通的制约越来越明显,运输成本和建设成本越来越高综合运输建设与港口集疏运衔接不畅。 3.传统的物流市场与产业的关联度不紧,对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弱。究其原因,一是我市的工业对物流的支撑作用太弱,缺乏龙头企业。二是缺乏与本地产品相关的特色专业市场。 4.现有物流企业的整体水平较低。一是硬件方面。二是管理方面仍停留在传统物流管理模式上,管理粗放效率低。三是服务方面,被动服务多,主动服务少。大部分物流企业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仓储服务。在库存管理、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成本控制、物流增值服务等方面还没有展开。 四、荆州市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措施探析 (一)整合现有港口码头资源 1.尽快确立打造“亿吨大港”的战略目标。统一的“荆州港”由“港口→港区→作业区”三个层次构成。 2.建立统一协调的港务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建议对全市现行港口行业涉及的规划、建设、资质、市场、生产、安全、统计、环保、危险品等,按照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存在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以科学发展观和改革精神为统领,尽快理顺港口行政管理的体制与机制。 3.建议以长江港区为平台。推进“保税区”建设。为解决加工区与保税物流之间的负面影响,建议将长江港区开放的“口岸平台”与出口加工区的“保税物流平台”无缝结合,实现功能对接。 4.建议发挥水运优势。大力发展“河—江—海”多式联运。我市长江港区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后,通过长江水道,担纲起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喂给港”的重要角色,强化了荆州直接与国际航运市场对接的优势。 (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1、国物流企业必须认识到服务是物流信息化的核心。物流信息化已成为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改进客户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国物流企业应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缺乏,使得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举步维艰。它的作用将体现在以下方面:保证货物运送的准时性;提高交货的可靠性;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响应性;提高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工作的协同性;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三)促进腹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1、大力发展临港工业。荆州将以临水产业、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及重点园区发展为载体,引导生产要素集聚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沿江产业带,力争将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轻工、家电、纺织服装以及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成百亿元产业,重点培育硅能电池、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 ①政府主导型经济;②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发挥全国各地产业优势,共同推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③以“三来一补”为起点,实现从贸易为主转为与国际经济和技术合作。 3、优化产业结构。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在当前和未来的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产业。要加快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大旅游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服务、现代物流业、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构筑与“生活品质之城”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要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依托,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强用地保障,落实税费减免优惠,鼓励主辅业分离,调整服务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及收费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构筑人才高地,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杭州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