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

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

ID:22656842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_第1页
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_第2页
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_第3页
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_第4页
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摘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和挖掘阅读文本的“支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文本的秘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进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应该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本文将对此展开初步的探讨。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49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和挖掘阅读文本的“支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文本的秘妙,从

2、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进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应该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宄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找准“关键点”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总有它的关键词,作为教师,我们应深入文本,找出关键词作为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如教学鲁迅的《故乡》,笔者引领学生聚焦一个“变”字,然后追问“故乡的什么变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很快总结出:故乡的景和人都发生了变化。然后,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青年杨二嫂和老年杨二嫂的对比,以及对他们变化原因的思考,体悟到小说深刻的主题,也学到了小说刻画人物

3、的方法。教学《故乡》这篇小说,笔者没有刻意去讲小说的三要素,但对三要素的解读已经包涵其中。这样,一篇3000多字的小说,按照传统方法去讲,3课时未必完成。而用这种方法去讲,仅用2课时,学生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理解深刻。用一个词切入文章,笔者还尝试过多次,如:《我的叔叔于勒》用一个“钱”字,《孔乙己》用一个“哀”字,《安塞腰鼓》用一个“好”字。二、捕捉“模糊点”模糊点就是指学生阅读过程中似懂非懂的地方。由于学生欣赏能力有限,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具有片面性。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反馈信息准确捕捉学生认识的模糊点,提问引导,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4、内容。《孔乙己》一文以“我”的推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结。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学生对此理解往往有些模糊,有的认为孔乙己死了,有的认为没死。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大约”“的确”是否矛盾?它们分别有什么含义?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大约”“的确”这两个词的隐含意义。像孔乙己这样身份低微的多余人,死于何时何地何因,无人过问,也无人知晓,所以说“大约”死了;他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的情形和掌柜后来不再提起他,“我”也没有再看见他,表明这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的确”死了。文句的言外之意无穷,耐人寻味。三、深究“疑难点”“学贵有疑”“学起于

5、思,思源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基础。抓住课文的疑难点引导学生去探求,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课文的疑难点是引导学生向纵深理解课文的突破口。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当我后来坐在老王的车上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一般来说,有人问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应该回答“是”或“不是”,而老王的回答却是“住那儿多年了”,这岂不是答非所问吗?这一令人生疑的一问一答是引导学生质疑探宄的绝佳之处。学生对过对课文第一部分的学

6、习,不难理解这是老王贫困生活的一个体现。但老王为什么还要在这荒僻的胡同居住这么多年甚至直到死亡?这一细读,不难读出老王一生始终挣扎在贫困线上,而且多年没有改变,生活的艰辛、人物的心酸自然地流露出来,对老王的悲悯之心也油然而生。这一细读为下文理解老王的善良打下了基础,使学生对人物一生的苦与善体验得更加深刻。朱自清的《背影》中有这样一句话:“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抓住句中的称谓这样质疑:“我”的儿子,就是“我”父亲的孙子。那作者为什么不写成“惦记着他的孙子”呢?一个小小的称谓的区别,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

7、但用在此处,自有其深意,学生对此往往也会心存疑惑。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是作者表达父亲“忘却我的不好”,表现对“我”的宽容和牵挂,因为惦记“我”很深,所以还连及“我”的儿子,如果说成“惦记他的孙子”那就显得与“我”无关,而不能表现对“我”的深刻的惦记了。由此,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中父亲的一片爱子深情。四、填补“空白点”“文有不言者”,“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这“空”正是作者布置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意义空白。文章中常有一些“空白”处,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学会在“空白”处

8、有机填补,从而使单薄的教材逐渐丰满起来。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体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探宄阅读的能力。教《孔乙己》时,讲到孔乙己最后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