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21532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0
《企业超产能投资策略与产能过剩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超产能投资策略与产能过剩的研究一、引言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近些年来出现了持续的产能过剩现象。如《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2004)》中就明确了产能过剩的行业,此后国发[2006]11号文件、国发[2009]38号文件、以及2010年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风电设备制造业行业准入条件》陆续明确指出,不仅我国的钢铁、水泥、煤炭、汽车等传统工业出现产能过剩,诸如太阳能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行业也都出现了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不仅给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也导致企业投资经营陷入困境。对
2、于产能过剩现象产生的原因,诸多学者基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分析。柳庆刚等认为我国采用以GDP考核为核心的政治制度,是导致工业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罪魁祸首(2011)。林毅夫提出投资潮涌理论来解释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他认为我国的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内部、技术比较成熟、市场业已存在,企业对有前景的产业行业更容易产生正确的认识,因而引发大量企业进入市场进行投资,从而出现投资潮涌致使产能过剩(2007,2010)。江飞涛和耿强等则认为,投资的潮涌现象实际上是地区竞争中地方政府对投资进行各种补贴,扭曲了要素
3、市场价格,压低投资成本,形成产能过剩(2009,2011)。卢锋认为企业预期的偏差和沉淀成本是引起产能过剩的两个根本因素(2010)。当出现市场萧条时,即使企业知道产品价格己经下降到没有利润,但考虑到投入后的资本已经成为沉淀成本,而同时也可能面临着退出壁垒,导致企业不得不继续经营下去,已经存在的产能无法消化而造成产能过剩。王立国认为,在产能过剩的形成阶段,技术水平的落后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引发并加剧重复建设,最终导致产能过剩;在产能过剩的治理阶段,技术水平的落后会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产品的
4、出口,主要表现在因为技术水平低下形成落后产能淘汰障碍和产品“走出去”障碍,两者都会减缓过剩产能释放的过程,从而形成大量的闲置产能(2012)。可以说现有的研究文献基本解释了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形成原因。正如文献指出的那样,产能过剩是产业组织与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目前却鲜有学者从产业组织学角度尤其是从竞争与不确定条件下企业投资策略行为的角度去建模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尝试从企业的技术创新RD投资策略和超产能投资策略深入探讨企业投资策略行为对形成产能过剩的微观影响机制。二、RD投资策略与低端重复建设
5、进行技术创新的RD投资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的一种途径,然而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却面临着高风险甚至失败以及其他企业的模仿等问题。Pindyck(2008)建立了一个考察企业投资决策的模型,本节将在其文献基础上对企业的技术创新RD投资策略行为进行分析,揭示产品同质化竞争与重复建设的问题。对两个企业而言,现在投资的NPV都为:然后,我们用博弈论来分析单个企业的投资策略行为。假设企业F2在第一期率先进行投资,而企业F1将会选择等待到第二期直至其收入为时才会采取投资的策略,否则就不执行投资的策略,这个时候
6、企业F1等待的净现值NPV为:(2)很明显,企业F1最好的策略是等待。关键问题是,企业F2和企业F1一样,也面临着同样的策略选择。所以,投资策略博弈的结果就是企业F2也会选择等待,直到第二期的时候才会决定是否要进行技术创新的RD投资。进一步地,我们假设F1和F2两个企业在第一期的时候都不率先进行RD投资,而是都选择等待下去,直到第二期才选择进行投资,则此时的净现值NPV为:(3)这就意味着F1和F2之间的博弈为重复进行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两个企业F1和F2的博弈支付矩阵结果如表1。即使有更多的企
7、业同时进行投资决策,博弈行为的结果仍然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企业都认为至少有一个企业会率先进行投资,而率先投资的企业行为都会使其他企业获得一定的市场信息,其他企业因此会从中获益,而率先投资的企业却并不能从中得到额外的利润或报酬,这样所有企业的策略自然就是选择等待,因此企业也就没有了积极性进行技术创新的RD投资。于是,各企业之间产品结构趋同,互相之间展开同质化竞争,低端产能的重复建设就成了一种常态。三、超产能投资策略与产能过剩如上所述,企业间的竞争在所难免。超产能投资和Bain-Sylos的限制性定价
8、一样,属于企业间遏制进入型的竞争性策略行为。本节在Spence(1977)和Dangl(1999)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超产能投资竞争性策略行为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的超产能投资策略与产能过剩的关系。在确定性市场条件下,Spence(1977)研究了一个在位企业通过策略性选择超产能投资来遏制潜在进入企业的情形,其基本结论是超产能投资是一种遏制潜在企业进入的有效策略。因此,已经进入某行业的在位企业总是通过超产能的投资来遏制潜在进入的企业以维持自己在业内的超额利润。加上我国投资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规模核查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