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ID:22617734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1页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2页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3页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4页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自从教二十多年来,我都是与人教版打交道,直到去年秋季才第一次接触实验教材。随着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德育新课程也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教室。翻开《品德与社会》新教材,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全新的教育内容,全新的呈现方式,浓郁的人文气息,与原教材《思想品德》相比,其变化可谓是脱胎换骨,令人耳目一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这样说:“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

2、整合课程资源。那在新课标下,如何开发与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呢?一.利用现有课程资源——教材,再度开发。《品德与社会》各个学习主题,编者匠心独运选取一些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学生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及其感受入手,提供一些反映学生学习和生活画面的图片、话题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丰富其认知、情感和体验。可见,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因此,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不可忽视的,而且要好好地利用它。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命多可贵”——《感激生命》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生命都是爱的结晶,从孕育开始就接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怀

3、。教科书中的第一组图文就画着一个婴儿和一个孕妇,试图通过让学生对生命孕育和诞生的追踪,了解母亲怀胎十月和哺育自己的辛苦,认识到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画的是什么?再跟同学们说:“你们每个同学孕育在妈妈的肚子里十个月的时候,你们的妈妈就是像这样子的。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孕妇时,你最想说什么?”生:她挺着一个大肚子,走路一定很不方便。生:她不单单走路不方便,我看她的每个举动都是很不方便的,要是爬楼梯会更辛苦的。师:是的,你们说得很好。你们看,图中这位妈妈拖着沉重而疲惫的身体,脸上却露出幸福的笑容,这是为什么呢?充分利用这组图画,通过引

4、导学生对生命的追踪,来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生命寄托的希望。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现代课程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课标、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本地区、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里还是以《感激生命》这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对于自己的家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同学们体会到妈妈对自己的生命寄托的希望后,我特意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哪个同学身边有孕妇?请你讲讲当她行动不便时,家人为她做了哪些事?最后小结:“父母及家人给予我们无微不致的关怀,对我们寄托深切的希望,作为对

5、他们爱的回报,我们也有责任照顾好自己,爱惜自己,不让他们担忧。这样利用教材这现有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原始性的资源背景中寻找更有有价值的主题。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教师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教师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更要尊重学生差异,关

6、注“边沿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如教学《健康生活每一天》主题时,我先出示一组代表人生价值的词汇“财富、智慧、健康、友谊、知识”,再让同学们重新排列这些词汇(要求学生想一想,看哪个词排在第一位比较合适?)。有的学生是这样排的:健康、友谊、知识、智慧、财富;还有的学生是这样排的:健康、智慧、知识、友谊、财富;还有的学生是这样排的:健康、智慧、知识、财富、友谊……当时我也否定哪个同学对与错,只叫他们讲出自己的理由。等同学都讲完后,我才注意到沮丧的小王同学(小王同学天生少一条胳膊)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言不发。我意识到同学们的

7、话,有可能刺伤他的心灵,我急忙说:“即使身体原本有一定的缺陷,只要我们敢于挑战、勇于拼搏,同样也能创造出精彩的人生。”然后再举一些身残志坚的成功人士的事例(比如:贝多芬、张海迪、霍金……),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三.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教师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的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其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如教学《校园红绿灯》时,我创设情境,组织学生玩跳绳游戏。我故意安排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