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

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

ID:22597418

大小:1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0

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_第1页
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_第2页
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_第3页
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_第4页
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共读,让师生拥有彼此可以对接的“底色”——本刊记者陈金铭对话陈金铭(以下简称陈):张老师,您好。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您是从哪一年开始做“师生共读整本书”这件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事的?您当时是怎么想的?张学青(以下简称张):在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申明一个观点——我愿意充满热情地探究什么是好的教育,怎样做一个好的老师,因为首先我是一个母亲。我希望我的儿子能逢着一个好老师,因此我就要努力去做一个好老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不

2、为自己的儿女着想的老师能真正爱学生、爱工作,如果有,那也是畸形的。我最初做“师生共读整本书”这个项目的动因,就是儿子升人四年级,他的阅读“牙口”渐渐长成,需要大量的书去“喂养”他。恰恰在这个时候,大概是2005年吧,我接触到了大量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觉得不把它们带给儿子实在太可惜了。书在那里是寂寞的,孩子在那里也是寂寞的。一个简单的愿望就是我为他们架座桥,让彼此不再寂寞。于是,就带着儿子读,带着儿子所在班级的学生读。带得很用心,也很快乐。从那时起算到现在,大概有十年了。陈:您认为,在人生阅读的最初阶段应该有人去带,有

3、人去领。能否谈谈您是如何让您的学生喜欢上阅读的?张:怎么说呢?首先我得承认,我并没有本事让我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喜欢上阅读。我只能说,我任教班级的学生绝大部分对书是有感觉的,对读书是喜欢的,是有良好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我总觉得,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学生热爱阅读。童年是一生的根。培养读的兴趣与习惯,比说、写更重要。如果老师的精力不放在引导学生读书而放在做各种各样的题目上,这是十足的舍本逐末。商友敬老师在他的《语文退思录》里幽默地说:“做题目的目的,不过是测量知识掌握的多少,犹如生了病要用温度计量寒热,

4、哪有得病不吃药,一天到晚量寒热的?”让学生热爱阅读,这对于今天的语文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过去,文化信息传播的渠道比较单一,一些学生对印刷品的渴求真可以用“热爱”来形容。而现在,在声色光影的干扰下,很多孩子难以平心静气地面对一本书了。但是,弗罗斯特说,其实每一个时代都不比以前的更好或更坏。我也认同这种看法,至少我能够看到,在我们这个时代,印刷业与信息通讯业的高度繁荣使我们接触书源与获得书的途径与方法,不知比以前便捷多少。这无论如何是一件幸事。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领学生读什么,如何读。一说起阅读,我们总喜欢给它定义上

5、许多功能,而且,有些还相当急功近利。儿童阅读的目的在哪里?1920年,周作人在《儿童文学》一讲中,有精警的论述:我想儿童教育,是应当依了他内外两面的生活的需要,适如其分地供给他,使他生活满足丰富,至于因了这供给的材料与方法而发生的效果,那是当然有的副产物,不必是供给时的唯一目的物。换一句话说,因为儿童生活上有文学的需要,我们供给他,便利用这机会去得一种效果——于儿童将来生活上有益的一种思想或习性,当作副产物,并不因为要得这效果,便不管儿童的需要如何,供给一种食料,强迫他吞下去。所以小学校里的文学的教材与教授,第一须注意

6、于“儿童的”这一点,其次才是效果,如读书的趣味、智情与想象的修养等。我非常赞同周作人的这个观点。儿童阅读的意义,首先在于丰富他当下的生活。当一本书经过他们时,他们在穿越这本书,这部书也在穿越他们。而他们的全部身心,也必将在这样的经历中丰富、成长。常听到一些家长,一方面抱怨孩子不爱读书,一方面又对孩子的阅读作出了这样那样的规定:不许读漫画书,不能买杨红樱,不得看哈利,波特——一些风靡的畅销书总让家长或者老师忧心忡忡,生怕这些东西营养不够而耽误了孩子的时间,甚至腐蚀孩子的心灵。就像发挥药效一定要吃药一样,要提高阅读能力,必

7、须先读大量的文字。能自觉读起来总不是一件坏事。童年时期爱看漫画的人,往往能变成阅读能力较强的读者:能读懂漫画格的顺序,书中标志符的意义,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假如爱读杨红樱系列,就让他读个够,终于会有一天,他会说:“好像在重复看一本书,我看着没劲了。”这是一个神奇的时刻,我从儿子的阅读经历中完全得到了印证。市场上流行的书,往往满足了学生当时的需要,同时又发送了一个愉悦的信息到孩子的脑中,让孩子把书本、印刷品与愉悦画上等号,让他们觉得阅读不是狰狞可怖的。但我一般不作为共读的书目推荐给学生。我愿意选择相对有难度的优秀书目,带

8、他们一起细细地读,帮他们一起来学会“敲开核桃壳,去品尝桃仁里的芳香”。接受认知的挑战,让自己获得新的理解和体悟,其间所获得的快乐必定是深沉而持久的。我以为这是引发并保持阅读兴趣的重要条件。陈:在您看来,带领学生做整本书的阅读,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或者说教师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张:我认为,好书与儿童之间并非天生相互吸引,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