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ID:22579232

大小:239.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30

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选项)1.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火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A.扩人了地方权力B.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C.强化了等级秩序D.巩固了西周统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木题主要考察的是分封制。根裾材料“把所火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成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并结合所学知识

2、可知,分封制的实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故木题答案选D项;A项不是分封制的不得;B项与“授T同姓兄弟或姻姓亲倌,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不符;C项等级秩序材料没有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屮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炅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屮国周代封建)卜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人同’观念來。”这说明封建制度()A.催生了中火集权制度B.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C.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0.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木题主要考査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材料

3、屮的“封逑制度”是指两周吋期的分封制。从材料中“hd—文化、hd—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C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看不岀有关“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A项不正确。“王权至上”在材料中没冇体现,B项不正确。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但足题干结尾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D项不正确。考点:古代屮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吕邑王,另立汉宣帝。杏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足皇帝家事,川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

4、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意在考查考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材料信息是内朝首领霍光拒绝丞相参加废立皇帝的会议,因为汉代内朝权力来自于皇帝,因此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加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朝羣掮决策权力,外朝掌握执行权力,体现不出权力大小,故A顶错误;内外朝制度幵始形成于汉武帝时朗,故B项错误;D项与题干中的“实质”不相符,故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内外朝2.英国女王伊丽莎闩一世和法国国王路场I•网都曾发出

5、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屮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其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人发明”。从时代发展的允度来看,当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屮央集权B.弘扬儒学:d: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W【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发明”的着眼点即是出发点或者是目的。出发点之一是取消门阀势力世代做宫的特权,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屮央,加强屮央集权。当然还有选拔科真才实学的人才:扩人官吏来源,扩人统治基础等出发点。但科举制不涉及约束官史排除、防范武将、培养顺民等n的,排除BCD,故答案选A。考点:古代屮W

6、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受•科举制度1.宋初曾设谏官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宋真宗时期,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折言事的责任;仁宗时期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建炎三年下诏谏院不再隶属门下、中15两楫而W立官署及与两省官在朝屮相见议论政事。北宋时期谏官和谏院的变化意味着()A.监察制度不断完善B.官僚机构日益膨胀C.君主专制走向没落D.三咨六部名存实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到,北宋时期谏官和谏院的变化,立官署同与两省官在朝中相见议论政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北宋监察制度不断完善,故A项正确。官僚机构日益膨胀过于笼统,为突出主旨

7、,故B项排除。君主专制走h'«j没落在明清时期,故C项错误。三宵六部名存实亡,材料无法体现,故D项排除。考/h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制度2.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內臣(宦官)不得千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乂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A府勘合,方可施用。这样做的H的是()A.牵制円益权重的内阁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C.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D.加强对六部的监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明太祖未设置内阁,故A项错误;限制内府和六部,只会增加皇帝的行政负拘,故B项错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