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一贯[论文]

师道一贯[论文]

ID:22493448

大小:1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9

师道一贯[论文]_第1页
师道一贯[论文]_第2页
师道一贯[论文]_第3页
师道一贯[论文]_第4页
师道一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道一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师道一贯师道一贯编者按“好大一棵树”“好亮一盏灯”“好亲一个人”,这大抵概括出了周一贯先生在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品质。说起来,周老先生与《教学月刊》有着不解之缘.早在20世纪80年代,周老先生就受聘担任《教学月刊小学版》的兼职编辑,后因形势需要和上级要求,刊物经历几度整合和调整,周老先生一直都关心着它的发展。特别是2010年刊物改版后,周老先生又欣然接受“浙派语文”栏目的主持工作,为挖掘和研究浙江语文教育教学的群体风格、推进小学语文教改的深入不遗余力。周老先生不仅在“

2、小语界”发挥着旗帜般的作用,其“吾道一以贯之“的执着精神和人生态度更值得大家敬仰与学习。在先生从教65周年和80诞辰之际,本刊特设专栏以示祝贺。鲍国潮自从2000年在先生门下受业,再到2007年成为先生的入室弟子,已有15年。15年追随先生,阅读先生的道德文章,常想起孔老夫子的感慨:“时哉时哉!”是啊,一个“时”字,浸透历史风云,饱含人生感悟,更道尽了先生这一辈学人的命运。先生65年的教学生涯,其命运,确可以一“时”字言之,历经十年浩劫和各种政治运动,更目睹改革伟业,及至祖国振兴,然而,就是在这跌宕起伏的时

3、势之中,先生“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应对时势,恒守师道,一以贯之,其为师之道,为学之法,已然成为一种现象,一种符号。知其为师之道,明其人生态度,扬其学术思想,是后学的责任。生命姿态:吾道一以贯之先生名为“一贯”。《论语》有云:“吾道一以贯之。”(《论语·为政》)这是任过县府幕僚的外祖父对其的希望,更成为先生一生从教的信条。从教65年来,先生心无旁骛,矢志不渝,以惊人的毅力致力于语文教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教育教学论文1400余篇,各类专著、教学用书170本,总字数3000余万。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

4、,展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怎样的生命存在?先生的起点并不高。由于时代的原因,先生在上初中一年级未及半年时,参军入伍,成为部队的文化教员;转业后,于1954年至1956年在嵊县初级师范学校小教轮训班就读两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这便是先生的最高学历。随后二十多年,先生一直为时势所困。直到文革之后,先生才迎来语文教育研究的春天。可以这样说,先生真正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已经是人到中年了。但先生相信勤能补拙,也相信事在人为。他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立体利用时间,形成他独具特色的治学方法。一是广征博引,形成小学语文的“资讯形式

5、”。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在于是否形成富有学科个性的文献方法,小学语文一直被人视为“小儿科”,自然是没有什么文献方法。先生筚路蓝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先后编著了《语文教学研究改革概观》《语文教学方法论》等,这些著作对各地的语文教学改革信息作了最大程度的收集与整理,内容包括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口语交际等诸多领域。这些经验的整理工作,看起来受到当时“信息论”“方法论”“系统论”等“新三论”思想的影响,好像只是一些信息的具体罗列,实际上从信息的积聚、筛选和编序之间,已充分表现出周一贯先生的语文

6、教育价值判断,体现了一位语文学人的认识与思想水平。二是深度解读,繁荣小学语文“教学评论”。2005年,周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撰文呼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评论”,因为他认为,评论的繁荣可以推进小学语文研究品质的提升。事实上,90年代后期,周先生就把研究的视点转到了具体的特级教师研究上。在周先生看来,特级教师这一群体,是一个教育思想与实践探索的“富矿”,在他们身上,充满了教育学的变革与精进精神,读懂他们的变革性实践,可以形成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思想资源与实践参考。周先生的《中国小学语文教育名师精品录》《小学语文名

7、师课堂教学经典设计》以及大量散见于各地报刊的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点评,以课堂教学思想发展脉络为经、以广大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实践探索经验为纬,展现出小学语文界一条星光璀璨的“人物长廊”,为小学语文界切准了时代脉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三是守望凝思,记录小学语文的“时代风云”。进入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更显百花齐放的态势,周先生正如同一位守望者,身处“容膝斋”,心怀天下事,忧心着小学语文的“家长里短”。从2007年迄今,每年他总会在《语文教育通讯》撰写刊物的年度述评,整理一年来的研究得失,分析动向,提炼经验

8、,展现出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时代风云。广征博引、深度解读、守望凝思,构成周先生独特的生命姿态,同时,也形成了他一以贯之的治学方法。先生曾自称为“三耕族”,即”目耕、笔耕、舌耕”,不错,先生一直以“耕耘者”的姿态,行走于语文教育之路上。他的生命姿态,已然与语文教育研究发展合二为一。语文哲学:道源自然先生字“道源”,其深意,我辈不得而知。不过,却暗合了先生的语文教育哲学之思。有境界自成高格。周先生的研究,已然抵达“融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