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训诂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训诂学发展简史

ID:22461507

大小:1.97 MB

页数:114页

时间:2018-10-20

第二章:训诂学发展简史_第1页
第二章:训诂学发展简史_第2页
第二章:训诂学发展简史_第3页
第二章:训诂学发展简史_第4页
第二章:训诂学发展简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训诂学发展简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训诂学的产生期:先秦训诂学的高度发展时期:两汉训诂学的深入与扩展期:魏晋隋唐训诂学的更新与变革期: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清代训诂学科理论的创建期:近现代第二章训诂学发展简史第一节:先秦训诂学一、训诂的产生与发展原因训诂的实质是用语言解释语言训诂发展的原因1、语言的发展变化《诗》曰:“天至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孟子·离娄上》)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窿。《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孟子·滕文公下》)2、学术研究的深入1、《管子》:《牧民解》《

2、形势解》《立政九败解》《版法解》《明法解》2、《韩非子》:《解老篇》《喻老篇》《内储说》《外储说》3、《墨子》:《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4、《孟子》:《告子》5、《荀子》:《正名》6、《庄子》:《齐物论》关于语言研究的辩论二、先秦时期训诂学成就及其特点1.训诂的基本方法已基本形成《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为乏。”《周易·序卦》:“离者,丽也。”《论语·颜渊》:“政者,正也。”《礼记·乐记》:“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

3、《周易·序卦》:“恒者,久也。”《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2.出现了专释一书的训诂《周易大传》简称《易传》,乃《易经》最古的注解。凡七种:(一)《彖》,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义及卦辞;(二)《象》,解释六十卦的卦名、卦义及爻辞;(三)《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的卦辞及爻辞;(四)《系辞》,是《易经》之通论;(五)《说卦》,记述八卦所象的事物;(六)《序卦》,解说六十卦的顺序;(七)《杂卦》,杂论六十卦的卦义。——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自序》因为《春秋》叙一件事,只是寥寥几个字,很不容易了解,于是后人有给它作解说的“传”。···

4、·····《左氏传》是“传”《春秋经》的。它和《春秋经》相结合,正如桓谭所论,好比衣服之有表里——杨伯峻《经书浅谈》《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1、字词训诂都是正文体训诂,就是对字词进行解释的时候,都散见于文献资料的正文里,是正文的组成部分。(1)《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2)《左传》:“夏,郑人侵许。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3)《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特点:2、训诂重点在于补充材料,阐发思想《春秋》:“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春秋左传》:“初,郑武公郑

5、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

6、,则请除之。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

7、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公羊传》:“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地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

8、不地也。”《谷梁传》:“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