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ID:22431865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_第1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_第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_第3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_第4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404300摘要:目的探讨一套干预效果确切、技术操作方便、费用较低、适合基层医院应用,预防高危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适宜技术。方法通过将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90例高危住院孕产妇作为实验组,选定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相同时间段内标准一致高危住院孕产妇9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TDP干预孕产妇LEDVT形成,对照组通过调取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TDP干预措施与应用传统预防措施预防孕产妇LEDVT形成的效果

2、。结果实验组90例,无临床症状,经彩超确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对照组90例,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经彩超检查确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血栓形成患者均经过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应用科学评估方法,筛选高危患者,有针对性地联合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TDP干预LEDVT形成,前者运用物理机械按摩与推动原理,后者利用物理热与辐射原理,力学与热学结合,两者均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管顺应性作用,交替规律运用降低了高危孕产妇LEDVT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优于传统的预防措施。关

3、键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TDP预防产科LEDVT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下肢,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孕产妇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高龄化日趋明显,孕产妇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加之一些社会因素的参与,致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与医疗安全。我院应用科学评佔方法对住院孕产妇进行评估,及时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TDP交替使用预防高危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干预效果,从而寻求一种操作简便、经济适用、适合基层医院应用的方法,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

4、料将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90例高危住院孕产妇作为实验组,选定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相同吋间段内标准一致高危住院孕产妇9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执行护理常规基础上,联合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TDP进行干预;对照组使用的方法是传统的预防措施(如嘱患者早日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早下床活动、预防性成用抗凝药物等)。本文180例孕产妇均按照我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度评分表进行评分筛选,产前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苏中实验组90例,年龄20-50岁,平均(38.25±3.51)岁,合并妊娠高血压4例,合并

5、心脏病3例,合并智障2例,剖宫产67例。对照组90例,年龄20-47岁,平均(36.75±2.63)岁,合并妊娠高血压5例,合并心脏病2例,合并智障1例,剖宫产73例。两组孕产妇年龄、例数、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2诊疗方法根据Wells、Autar评分表,结合我院产科实际情况,制定我院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度评分表。入院4小吋内完成评分,评分≥ll分或具有独立危险因素的孕妇,于入院当日做血D-二聚体、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检查、评分结果,将评分≥15分,

6、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孕妇确定为高危孕妇;产后2小吋内再次评分,≥15分者确定为高危产妇。一旦确定为高危孕产妇,即纳入实验组进行干预,给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2次/日,每次30min;TDP照射2次/日,每次30min。按照7:00、11:00、15:00、19:00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TDP照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TDP照射顺序,分时段交替干预至出院前一天。每日评估下肢肿胀、疼痛情况,有症状者即刻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血栓形成者即退出试验;无症状者于住院第五天、第九天…出院前一天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査,观察

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一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立即停止试验,并按照血栓形成进行治疗及护理。1.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判定患者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查血D-二聚体进行辅助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査进行确诊。1.4统计学方法釆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180例高危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危险度评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见表1。3讨论3.1LEDVT形成原因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在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生,多发生于

8、下肢,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妊娠期体内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加,抗凝血酶III和蛋白S水平降低,孕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胎盘产生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明显抑制了纤溶系统,进一步加重了高凝状态;分娩或剖宫产吋容易引起血管损伤,引起继发性凝血功能增强,同时也损伤了血管内皮激活外源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