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课堂“生成”的几点做法

促进课堂“生成”的几点做法

ID:2240075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促进课堂“生成”的几点做法_第1页
促进课堂“生成”的几点做法_第2页
促进课堂“生成”的几点做法_第3页
促进课堂“生成”的几点做法_第4页
促进课堂“生成”的几点做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促进课堂“生成”的几点做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促进课堂“生成”的几点做法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我们时常不能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尤其是科学探究这一模式的引入,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想、新方法。对于出现的这种预设之外的状况,我们很多教师往往采用逃避的手段处理,以“这个问题留做以后讨论”来搪塞过去,从而让课堂按自己的轨道运行,而以后就把“这个问题”打入“冷宫”,置之不理。经过这一年的课改实践,我认为对待“新生问题”应坦然、从容、理智。下面我就谈一谈我的做法与收获。一、有胆跳出预设对于课堂固然重要但不能限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我想调

2、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一个根本标准不是教案而应是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我们要激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有时,这种研究、探索正好可以生成新的知识。在新教材《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里,教材并没有涉及回声的知识,但在各种教辅用书里都出现了关于回声的练习题,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到了回声的知识,本想提完即可,一略而过,学生了解就行。没想到刚提完回声是怎么形成的意外就发生了……学生用一连串的问题表现出他们对回声的浓厚兴趣,同时也用这一连串的问题打破了我的预设。不少学生嘀嘀咕咕:教室里有墙壁这些障碍物,但为什么听不到回声?(表

3、现出对回声形成原因的质疑)我很爽快的解释:是因为人耳把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区分不开啊!学生眼睛一亮,又新生一问:怎样才能不混在一起呢?(我一想,如果继续回答学生的疑问,那将离教案越来越远了,所以我非常急于结束这个话题。)我故意用“一略而过”的口吻说: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要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区分开!听完这个解释,他们小组之间讨论开了:要离障碍物多远才能让回声比原声晚0.1S呢?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他们的兴趣和质疑,情绪不得不受到激发,我决定:不按照我的预设内容讲下去了!马上,我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计算离障碍物至少多远

4、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提出了一个更加诱发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你能用这个知识测两地的距离?你能用这个知识测声速吗?课本上并没有这段知识内容的文字描述,学生通过讨论把这两个问题全都解决了。虽然预案设计没有完成,但聆听着他们的讨论与交流,我得到了预案之外的喜悦,学生得到了预案之外的收获。从某种角度讲,预设是造成教师授课“思维定势”的原因。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在学生需要时大胆地跳出教案,只有这样才能更艺术化地调节教学过程的轻重缓急。二、有谋调整非预设生成是指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所以,我们教师要对课堂发生的情况做出

5、正确的判断,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问题的价值及时调整授课方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浮力》一节,其重点是计算浮力大小的两种方法,即:阿基米德原理和示数差法。课本上的“橡皮泥小船”实验是为了引导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与V排有关而设计的。我在备课时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利用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之后提出:你猜测一下,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然而当做完“橡皮泥”实验时学生对“浮力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并不感兴趣,而是一致对“橡皮泥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感兴趣。因为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橡皮泥在水中是沉底的,而实验中为什么就浮在水面上

6、了呢?解释这个问题需用下一节“物体浮沉条件”的知识。所以,对学生的这个疑惑完全可以用“下一节再探讨”的方式处理,从而继续我的预案,但如果置学生的疑问于不顾,那么学生心中的这个疑问必定会对下面的学习过程产生一种干涉。转念一想,下一节内容里的“物体的浮沉条件”很易理解,即使没有这节课的基础也可以明白,只需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即可。所以,我就及时调整了授课方案,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引导学生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入手分析物体上浮、下沉的原因,进而得出漂浮时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当学生明白了这一问题时,我就提出:把橡皮泥做成船状的就能浮在水面

7、上,证明船状的比实心的受到的浮力大还是小?做成船状时,橡皮泥的哪方面发生了变化?质量、体积还是密度?然后结合“造船”比赛引导学生对浮力的大小决定因素进行猜想。学生此时基本上都想到了可能是体积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插曲看似与这节课无关,而实际上既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又生成了新的知识,还为下一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瞬间机遇,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打破教材的局限,克服预设的束缚,力求课堂实效的最优化。三、有备无患现在的课堂我们很多时候让学生交流事例或观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明辨是

8、非”的资源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造就生成之美。我曾听过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公开课。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可以说明液体能传声的事例,学生举的事例广泛、精彩,教师对每一事例都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内容丰富。其中,有个学生举出这样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