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及对当代德育目标的启示

儒家德育及对当代德育目标的启示

ID:2239498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儒家德育及对当代德育目标的启示_第1页
儒家德育及对当代德育目标的启示_第2页
儒家德育及对当代德育目标的启示_第3页
儒家德育及对当代德育目标的启示_第4页
儒家德育及对当代德育目标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德育及对当代德育目标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儒家德育及对当代德育目标的启示摘要:儒家历来强调德育的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儒家追求“圣贤”道德至善的德育目标,与法家“避忌道德最坏”的德育目标进行比较,进一步阐述了儒家德育目标对当代德育目标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儒家德育;德育目标;道德至善  :B222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1)09-0098-02    引言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传统主流意识,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关于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同样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以及深远的时代影响,本文所说的古代德育主要指的就是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德育理念。  儒家历来重视教育,并坚持

2、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把培养圣贤之人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宗旨,《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性,更要塑造至真至善的理想人格。在儒家德育看来,至真至善是以“圣贤”为标准的一种理想人格境界,《孟子·公孙丑上》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荀子·劝学》曰:学者应“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曰:“人皆可以成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弃也”;朱熹在《朱子语类》卷八指出:“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道,不道将这些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接要学尧舜”等等,

3、均指出了“取法乎上,习圣习贤”的道德目标。  结合新时期的社会实际,当代德育目标对儒家追求道德至善德育理念的借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我们新时期加强改进德育工作以及制定德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道德至善”的德育目标  中国自古是个崇拜圣贤的国家,圣贤在中国典籍中指那些具有理想、完美、崇高人格的人,儒家更是为后世构造了一个圣圣相传的“道统”,树立了圣贤人格的道德典范。当然,要达到至真至善的圣贤境界,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儒家德育采取了人格境界的层次划分和渐进式培养模式,赋予了德育目标以循序渐进的合理性。  最早在《周易》中就已经出现

4、了“君子”、“圣人”、“大人”这些渐进层次的理想人格概念,儒家则在《周易》基础上对德育目标层次有了新的阐述。后世将孔子视为“圣人”,赞其德才兼备,但孔子为人谦逊,自认为不及圣贤标准,最多也只能算是勉勉强强地达到君子的境界而已。《论语·述而》三十四章有言:“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又言“圣人,吾不得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甚至说自己连“君子”的三重标准即仁义、智慧、勇气都没有具备——“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由此可见,孔子继承了《周易》关于“君子”“圣人”理想人格概念,并提出“圣人”是比“君子”更高的目标。孟子在孔

5、子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内圣外王”的主张,即内修圣人之道,外施王者之政,内以圣人之道为体,外以王者仁政为用,孟子理想人格的具体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之德行。而《荀子·儒效》则明确指出“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圣王”、“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荀子将道德标准和人格层次做了更加细的划分,使大众可以按各自能够达到的标准向圣贤境界趋同,是有积极历史意义的。汉代贾谊的《新术·道术》中有言:“守道者谓之士,乐道者谓之君子。知道者为之明,行道者谓之贤,且明且贤,此谓圣人。”对君子、圣贤的内涵作

6、了新的总结。  虽然儒家内部对于德育境界、人格标准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圣贤”被视为了终极理想人格标准;“君子”次之,是现实的最高人格标准;而“士”则为古代德育培养大众的一般标准。无论如何,儒家德育目标是朝向至真至善的,是高标准的道德追求。  二、“追求道德至善”与“避忌道德最坏”  古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较为落后和缓慢,人们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也比较淳朴单一,“圣贤气象”作为儒家“道德至善”的德育目标和理想人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儒家思想的正统思想倾向,更多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社会道德目标与个人道德处境结

7、合不紧密,是当时德育实践中存在的较大的缺憾。儒家以“圣贤”的标准要求普罗大众实际上只是一种理想的美好愿望,是很难真正达到的道德人格境界。  与此同时,法家提出了以“法”的形式来规范民众的日常行为,认为以法规限定道德底线才是德育最现实的保障,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有序化。与儒家“追求道德至善”相对,法家认为圣贤标准太飘渺遥不可及,在现实生活根本做不到至善这样的极致,而现实生活中只要能够“避忌道德最坏”,使民众不要触及违反道德规范的最底线就已经可以了。  这么说来法家的德育目标较之儒家是不是更为现实可行呢?从表面上看,确实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具有诡辩

8、睿智的道德策略。我们都知道,人是具有依赖性和惰性的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