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法式到现代形式生成规则

从传统法式到现代形式生成规则

ID:22394709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从传统法式到现代形式生成规则_第1页
从传统法式到现代形式生成规则_第2页
从传统法式到现代形式生成规则_第3页
从传统法式到现代形式生成规则_第4页
从传统法式到现代形式生成规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传统法式到现代形式生成规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传统法式到现代形式生成规则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仙都景区西入口群体建筑的设计理念。提出要从建筑形式生成方式的角度继承传统,把传统建筑法式的逻辑吸收到现代形式生成的规则之中。设计通过对单体和群落两个层面的形式生成规则探索具体地落实了这一理念。  关键词:山地民居;传统建筑法式;现代形式生成规则    1 引言    中国传统艺术是很讲究规矩的。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用稿》中有云:“学习需从规矩入,神化亦从规矩出。离规矩则无理无法矣。”“有法、无法”的辩证关系更是传统艺术理论关注的热点。其实传统建筑艺术也不例外,

2、在此“规矩”可理解为以“法式”为代表的传统建筑生成方法。本文结合仙都风景区西人口设计,提出“从建筑形式生成方法角度继承传统”的理念。  仙都景区,位于浙江中部缙云县,区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清水秀,云霞辉映,素有“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的美誉。西入口建设项目位于区内五壶公路以北的山坳之中,是景区主要的接待服务中心。功能各不相同的单体怎样结合复杂场地环境生成有机的建筑群落,并实现对“传统民居风貌”、“山地建筑特色”、“地域景观特质”、“现代功能特征”等四个主题的表达是本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      

3、          2 单体生成    中国传统建筑单体生成植根于法式。法式自春秋萌芽,至北宋刊行《营造法式》已完全定型,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又有了进一步的简化。研究证明“民间营造法式”也曾广泛存在。法式传统下实现的标准化是传统建筑长期保持普遍较高营造水准的主要原因。由于建造技术条件的进步、建筑物功能的日益复杂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传统法式,但学习古人运用法式生成建筑的方法,对于克服设计的随意性,提高设计水准或许大有裨益。基于以上认识,本项目尝试提出“现代形式生成规则”的

4、概念。应该指出的是,在此对所谓“现代形式生成规则”的探索中还远未达到体系的完善程度,但已经可以对本项目的设计起到一种辅助控制作用。  具体思路是:首先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规则,生成基本原型;基本原型根据功能需求生成单体;单体可进一步按照传统生成方式组合为较为复杂的单体和建筑群落,从而实现广泛的适应性。以下是本项目单体形式生成规则的摘要介绍:  2.1 屋面——曲线丰富的屋面是传统建筑艺术表现力的关键之所在,所谓“如鸟斯革,如(羽/军)斯飞”,正是其生动写照。而这些曲线的生成都源于精巧的木构技术,若用现代材

5、料去原版复制其表面形式,显然就远离了设计的真实性原则。找到新的方法,使最终的设计成果既有传统神韵又符合现代材料的构造逻辑,是在此制定“现代形式生成规则”的目标之一。  仙都景区有其独特的风貌。黄帝文化遗存,鼎湖峰的“仙气”、九曲练溪的“灵性”交相辉映,构建了美丽如画的仙人之都。与之对应,景区的建筑亦应着力体现仙都的地域景观特质——缥缈而灵动。场地紧挨的陡峭山体也需要有一定高峻感的形式与之呼应,这些都是屋面生成规则制定中要考虑的问题。  经过反复探索,多方比较,项目中为双坡屋面制定了以下生成规则。    1)设

6、屋面进深的1/2为L,屋面正面面宽的1/2为S,屋脊中间与屋脊两端高差为H,规定当S≥7/6L时,H=L/6;当S<7/6L时,H=S/7(此规定适应了不同面宽屋面)。    2)在H*6H的矩形内划分6*6X格,作如图连线,则可生成一条渐变折线。根据设计面宽在折线下端连接水平直线,就生成屋脊控制线。   3)规定屋面两端坡度A为2/3,屋面中间坡度为B为(2L-3H)/3L。    4)由脊线控制线向水平的檐口线作垂线,并依次连接各条垂线首尾就形成了完整的折板屋面。由于折板折角都很小,在屋面的完成面上

7、可以认为是顺滑曲面。        2.2 模数制——利用模数制控制建筑生成也是中国建筑重要传统。研究表明传统建筑在构件用材甚至平立面尺寸上都有或曾有过模数制规则。考虑更好的通用性,本设计中以350mm作为基本模数。例如:350*2=700,可以作为有传统风格窗扇的合适宽度;350*3=1050,是单扇门的合适宽度;350*4=1400,是双扇门的合适宽度;350*6=2100,是门的常用高度;350*8=2800,是居住建筑的常见层高;350*11=3850,是办公用房的常用层高;350*12=4200,是

8、常用的房间开间尺寸:350*24=8400,是建筑设计中常用柱X尺寸……    2.3 山墙——山墙两侧角部后退屋面挑空,其形式接近悬山做法,而中间部分屋面出挑极少,更接近硬山做法,这种新颖的形式既有悬山轻盈飘逸的美感,又具备硬山便于横向展开的优点。    2.4 两个基本原型——挑层与不挑层,这是江南地区民居沿街立面处理的两种常用做法,在本“规则”中,被改造为建筑立面的两种基本原形。正如现代数码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