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团建的实践与探索

浦东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团建的实践与探索

ID:22393203

大小: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9

浦东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团建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浦东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团建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浦东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团建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浦东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团建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浦东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团建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浦东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团建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浦东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团建的实践与探索浦东新区团委【内容摘要】本课题以浦东新区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为例,研究和分析大型居住社区内团建工作现状、特点和难点,并根据当前社区内青年分布情况和需求特征,提出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的团建工作方法和模式。在不断夯实基层团建基础的同时,为新形势下开展社区团建工作寻找新的路径。【关键词】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基层团建一、研究背景与方法(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是今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也是浦东新区区委的一号课题。为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

2、创新社会治理中不断加强基层建设,根据团市委的工作要求,针对浦东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现状以及各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中青年群体的需求,2013年起,浦东新区团委开始试点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大居”)团建工作,2014年全面推开。研究“大居”团建,是研究新时期下,在新的特殊领域中的团青工作课题,如何在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生人社会”中,扩大基层团组织覆盖,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作用,最大限度地凝聚青年,服务群众,促进和谐。这一课题对探索共青团积极参与基层社区治理,打造服务型团组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二)研究方法本课题通过运用三种方式进行研究,一是调查法,以曹路镇“大居”为调查样本,通过访谈等8方式了解目前居民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和青年有关需求;二是个案研究法,针对“大居”内比较突出的青年个案,由青少年社工进行介入,研究个案中呈现的青少年问题与自身环境特别是“大居”环境之间的联系;三是经验总结法,吸取浦东传统的居民区团建经验、新型商品房小区团建经验,比较总结出“大居”团建的规律。(三)浦东新区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基本情况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

4、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第一项就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09年,上海确定了15个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规划选址方案,其中“新浦东”的曹路、周浦、康桥、航头地区“榜上有名”。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新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按照“超前规划、加快建设、科学管理、多类并举”的原则,浦东在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已形成“3+3+2”的大型居住社区格局,包括曹路、三林、周康航3个市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2010年规划选址的航头、惠南民乐、川沙3个市大型保障房居住

5、社区,以及浦东铁路站及临港新城2个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浦东新区8个大型居住社区总建设用地3520公顷,可建住宅面积约2587万平方米,目前已建713万平方米,预估居住人群近百万人。现已入住12.8万户近33万人,其中18-35周岁青年2.4万人。根据调研情况来看,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与传统社区相比有如下特点。  1、配套整体滞后等前期遗留问题导致社会治理矛盾重重。公建配套部同步、不到位、不达标,如学校、医院、公交配置滞后等;物业管理入不敷出、管理不力,如毁绿占绿、群租、卫生无人打扫等;部分建筑质量存在

6、问题,如墙壁渗水、外墙脱落、隔音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为后续的社会治理制造了矛盾和障碍。  2、现行镇管社区体制存在不足,基层政府不堪重负。社区一线管理队伍缺编严重,例如城管人数不足;财力保障捉襟见肘,“大居”运转需要8持续、大量资金投入,给近年来增速有限的镇级财力带来了严峻考验;社区治理能力不足,粗放化,非专业化的农村管理方式不适应“大居”特点,难以满足市区动迁居民相关需要。  3、居民需求特殊、集中,社会治理压力重重。大型居住社区居民中低端、弱势特征决定了就业、低保和养老需求

7、较为突出,在镇域范围内短期无法完全满足。如入住“大居”客观上导致部分人群失业等。4、外来人口持续涌入,社区面貌和秩序深受影响。租住“大居”的外来人口社区归属感不强,部分人员没有正当、稳定职业,责任意识淡薄,容易产生群租、破坏社区环境等不良行为,甚至滋生吸毒、盗窃、卖淫等违法行为,给“大居”社会治理带来巨大压力和隐患。5、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缺乏,社区自治基础较为薄弱。一方面“大居”是新兴社区,人口来自不同区域的新居民和租住的外来人员,缺乏共同生活基础,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低;另一方面,“大居”居民大多

8、为动迁居民,经济社会地位较低,文化层次相对不高,对公共活动存在抵触情绪,社区自治基础薄弱。二、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团建基础和挑战(一)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青年需求的特点1、青年的融入需求较大。本地青年多为随迁子女,固有的交友生活圈都不在“大居”内,“大居”对本地青年而言也是“生人社会”,因此,青年对“大居”的归属感和融入感也不强,需要通过开展一定的活动,激发和调动他们对“大居”社区的主体意识。来沪青年对于整个城市及社区都具有较大的融入需求,其城市隔阂感和距离感需要通过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