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刍议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瓶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刍议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瓶颈【摘要】文章首先对中小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进而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瓶颈的对策做了详尽的剖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外部环境渠道不畅金融创新融资瓶颈 一、中小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筹资管理效率低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一般缺乏系统的、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经常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预测企业的资金需求量。他们没有掌握系统的预测方法,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资金需求做出合理的预测。对于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的最佳时机,也不能作出合理的选择,经常会由于错过了最佳的筹资时间而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或
2、者是由于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筹到足够的资金,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投资收益较低 部分中小企业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投资了不少新项目,但在进行投资时不进行科学的投资分析,凭经验办事,投资决策草率。由于对新项目并未进行深入的调查论证,对其可行性研究不充分,加之自身技术不到位,债务负担过重或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等,最终导致了投资失败。 3、中小企业筹资能力差,资信水平低,难以满足企业发展 首先是部分非国有中小企业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其次是在中小企业获得担保难,抵押难。多数中小企业还不具备向公众发
3、行债券的能力,而向机构借款也相当困难,一般银行对大中型企业争相放贷,而对中小企业贷款较少,主要因为中小企业效益低、风险高、企业诚信度低,致使很多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这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4、营运资金运转不畅 (1)对货币资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都希望自己的公司有充足的资金,都希望能赚到更多的利润,但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企业一定时期没有利润也许能够勉强维持正常运转,但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若没有货币资金则不能正常运转。一方面,企业的项目占用了太多的资金,应收的资金又无法收回;另一方面,用于日常周转的资金
4、入不敷出,特别是对于一些必须立即支付的款项难以支付,对随手可得的商机也因缺钱而白白流失。于是资金短缺便引发了一系列的危机,最后导致企业走向死亡。还有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货币资金越多越好,不愿意进行投资,保留大量的库存现金,造成了大量的闲置资金,大大地降低了资金利用率。 (2)应收账款回收困难,造成资金周转缓慢。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赊销无疑成为中小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手段,但是若一味的强调损益表上的收入和利润,就可能使企业不得不动用有限的资金垫付由赊销造成的各种税款和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大多数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太小,没有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系
5、统调查和分析,很难建立一套科学的赊销政策,而在没有科学的赊销政策的情况下,要么影响企业的产品销售,要么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不能兑现,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呆账、坏账,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不灵。 (3)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中小企业对存货的采购、保管、领发等环节经常缺乏必要的预测和控制。导致存货采购、生产、储存的品种、数量不一定能符合销售的需要,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调转。部分中小企业在投产前,没有对市场进行详细的调研,只是看到市场上某种产品的目前销售比较旺,就认为这种产品一定可以赚钱。实际上,这种产品在市场上可能已进入成熟期,但企业经过一番准备,生产出同样的产品时,该
6、种产品已经进入了衰退期。结果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不出去,造成了大量的存货积压。还有些企业生产规模小,担心接到订单后来不及生产,事先进行投产,其结果是在订单落空后,存货大量积压,从而影响资金的运营能力,更有甚者可能造成资金链中断,造成企业停产、破产。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信息观念淡漠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加上中小企业信誉不高,信用观念淡漠,导致银行放贷慎之又慎。不少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意识不强,财务管理水平低下,信息缺乏客观性和透明性。此外,个
7、别中小企业还恶意抽逃资金,拖欠账款、空壳经营、悬空银行债权,造成信贷资金流失,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 2、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并不能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它与资金的使用者(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带来了矛盾和问题。通常,中小企业资金在经营管理状况方面比银行拥有更多信息,因此,中小企业就有优势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或事后的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害银行的利益,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保证、抵押能力上的差别,以及贷款规模导致管理成本上的差异,使银行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