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

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

ID:22375571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_第1页
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_第2页
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_第3页
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_第4页
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的影响----化学教学论文-->第一章绪论所谓无力感是教育心理学中习得性无助的释义,是指个人因连续经历挫折导致对行为产生结果产生失败而感到无法控制和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其实在现代社会中,不仅仅成人觉得有一种无力感,会觉得自己被环境、现实所约束,就连大多数中学生也存在无力感现象,其表现在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前景无望,认为自己的努力不会有收获,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不愿意学习。“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在不断的积累失败的经验的基础上才能为成功做好铺垫,而大多数人却在遇到一两次挫折后就选择了停止不前。化学学科是比较难学的高中科目,学生由于低质量的心理,不正确的学

2、习方法,学习习惯不良和教学方法不适用等其他原因,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普遍认为这些挫折从他们的努力和外力(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上,可以找到办法克服的帮助。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的主观意图本来想学好化学,可是当学生在经过多次努力尝试后获得的依然是失败的体验时,他们学习失去信心,自己怎样努力也弥补不了化学知识的缺失,并逐步形成化学学习结果“不可控”的心态,也因此产生学习化学的习得无助。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和访谈研究,分析习得性无助症结所在,并解决相关的问题,寻求更广阔范围的意见或建议。..........第二章习得性无力感的相关理论一、心理学理论

3、基础人或动物总是在进行一些往往能带来一定的结果的反应。机体通过何种反应能够带来何种结果从而得到一些体验,产生“结果能否为机体所控制”的认知,也会产生未来结果是否是这样的预期。如果身体进行此反应不能总是带来成功,那么你无法去通过自己的行为的结果或外部事件来控制反应,那么就会觉得自己的结果反应是无关紧要的,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对外部事件无法认知的现象,觉得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甚至觉得自己对将来结果都无法控制。此时,机体就会感到自己的行为反应无效、无所适从,甚至觉得即使再努力也不能会取得成果。换言之,对行为结果觉得不可控的心态使机体产生了无力感。用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人们发现,人类无能为力

4、(无力感)的产生具有更复杂的过程。即使有些人在不可控的条件下,受到各种挫折,也不会产生无力感,或产生那么激烈。克莱因与塞利格曼发现,抑郁倾向性强的人更容易产生无力感。希劳特的研究表明,外控型的人更容易产生无力感[7]。二、产生机制在第二组中的被试已经证明是不能预料也无法控制这些电击后进行后续实验。后续实验的目的是再让其学会如何回避电击,原理是被试只要跳过矮板墙就可以回避电击的痛苦了。在一个中间用矮板墙隔开的实验室里,把第二组被试放入其中,对其电击之前的10秒实验室内灯是亮着的。这对于第一组和第三组中的被试从学习的角度找到触电点逃跑是很简单的,但第二组实验中,大部分的被试并没有学习

5、如何回避电击,反而表现为,乱吼乱抓,到最后干脆不进行任何的反应,心甘情愿的趴在地板上忍受电击。这一实验表明,一旦有机体获得了对外部事件无法控制而减少的反应,这种反应的亏损后,其他的消极行为和产生的学习经验,导致在新的学习中出现困难[11]。第三章影响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因素..............8一、能动性的产生.............9二、生理学机制.........10三、心理学机制.........12第四章习得性无力感对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动性影响的调查研究.........20一、对高中生化学学习是否存在习得性无力感的调查分析..........20第五章改善高中生化学

6、学习习得性无力感的有效措施..........37一、改变教学评价模式.............37第五章改善高中生化学学习习得性无力感的有效措施一、改变教学评价模式评价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而转变评价观念是进行教育改革时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对于学生进行的评价无时不有,在工作中的意见是评估考试成绩的评价,学期评语的评价,集体活动是一个总结评价,家访,个别谈话也是评估。评价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在学生学会学习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学习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5-1是学业评价模式研究的规范。因此,如何利用这个教育工具的良好评价的优势,使评价真正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7、起着导航一个特殊的角色,这个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是老师,也是教育行政领导更应该关注。二、注重学生有能感的培养自信心实际上是主体对自身行为能力的一种认识。自我效能理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所谓的自我效能感,是主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景中是否具有能力来操作某种行为所作出的预期。这种预期决定了行为主体选择什么了活动、坚持了多长时间、花费了多大力气才能完成。也就是说,要想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就应该很强。然而,对自我效能形成影响最大的是个人对其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