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

“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

ID:22360719

大小:88.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28

“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_第1页
“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_第2页
“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_第3页
“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_第4页
“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  关键词:《穆天子传》;《西游记》;文化范式   Abstract:TheStoryofEmperorofMurecordedthestoryinperorofMupilgrimedtotheuastheSovereignoftheu;TheBuddhistJourneytotheWest;culturalpattern    一、《穆天子传》:昆仑玉乡朝圣史诗    《穆天子传》所讲述的穆王西游故事,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巡狩、封禅,也不是寻常的旅游、探险,而是西周帝王对华夏版图以西的西部

2、边地所特有的神玉源头的一种朝圣之旅。    今通行本《穆天子传》共6卷,前3卷讲述西征过程;第4、第5两卷讲述东归及以后事;第6卷为后人添加,叙述盛姬死丧之事。若将前3卷看做一个整体的穆王西征故事,那么其叙事的主干大体围绕着玉神话及玉礼仪而展开。其情节如下:    第1卷讲穆天子北出边塞,先到达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河宗之邦。天子向邦主河宗伯夭赠送玉璧,让他将此玉璧向西方向沉入黄河,以祭献河神。有祝官们辅佐这个盛大的仪式典礼,将牛马豕羊等作为祭献牺牲沉入河底。河宗告诉天子:“昆仑山有高原四处,清泉七十处。那里特产珍稀绝伦的

3、宝玉。你应该去昆仑之丘,看看那里的宝玉。”天子接受建议,折向西方进发。在黄之山上观看图典,了解所谓“天子之宝器”的情况:主要有“玉果、璇珠、烛银、黄金之膏”。  第1卷不妨视为西征的序曲:始于以玉璧献祭河神的礼仪,引出穆天子对西方的昆仑美玉的探索欲望。二事之间的联系就在于“河出昆仑”的信念。  第2卷讲述西征过程的主体。共有4个与宝玉相关的情节单元:    其一,在吉日辛酉这一天,天子登上昆仑高峰,参观黄帝之宫。备齐全套的牺牲,祭拜昆仑山。随后再度北征,住在一个名叫珠泽的大泽畔。当地人献上白玉。    其二,天子

4、盘桓在昆仑一带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宝。还向当地人赏赐黄金之环、朱带、贝饰等。季夏丁卯日,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感叹说:“舂山是惟天下之高山也。这里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是先王所谓‘悬圃’。”天子在这个地方得到非常珍稀的宝物——玉策枝斯之英。他高兴得一连5天都在这座舂山之上欣赏美景,并且在这神仙的花园“悬圃”题刻,以昭告后世。    其三,离开昆仑,天子继续西征,来到赤乌。赤乌之人献酒千斛,食马九百,羊牛三千。穆天子说赤乌人与周人同宗,并且“贿用周室之璧”。赤乌酋长向周天子介绍本地的

5、名山,说那是天下最好的良山,宝玉之所在,嘉谷生长,草木硕美,并且献上当地另一特色产品——美女二人。兴奋的穆天子感叹道:“赤乌氏,美人之地也,宝玉之所在也!”  其四,癸巳日,天子来到“群玉之山”,容成氏之所守。天子取玉三乘,玉器服物,于是载玉万只。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乃命邢侯待攻玉者。孟秋丁酉,天子北征,□之人觞天子于羽陵之上,乃献良马牛羊。天子以其邦之攻玉石也,不受其牢。    在这卷的4个情节单元中,每个单元都围绕着穆天子获得美玉的中心事件展开叙事。先是在珠泽得到白玉;接着在人间仙境的悬圃得到“玉策枝斯之英”;随

6、后又在赤乌的良山得到美人加宝玉;最后在群玉之山获得巨大数量的美玉——“取玉三乘,玉器服物,于是载玉万只”。如果仅从这些内容看,完全可以把穆王西征的探求目标锁定为获取大量的美玉。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对不同产地的玉料,有着非凡的鉴别能力。所以叙述者对每一地方的玉产,都会给予不同的名目,使之个性鲜明,决不随意混同或者马虎从事。每一次获得宝玉,或者突出其物以稀为贵的珍贵一面;或者称其色泽之白皙的一面;或者强调玉产之丰盛,数量之惊人。中原王朝对于西域美玉的艳羡赞叹之情,早已随着叙事的进展而溢于言表。正是在这样的玉神话背景的铺垫之下,

7、下文演出了在美玉仙境之中发生的男女主人公对酒当歌的一幕神话剧。    第3卷讲述西征故事的高潮:吉日甲子,天子拜见西王母。穆天子手里捧着白色的玉圭和黑色的玉璧,晋见西王母,献上的中原礼物是精美的丝绸织品共四百纯。西王母当仁不让,举行答谢之礼,接受这来自丝国的厚礼。次日,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前面已经说明,“

8、瑶池”就是美玉之池,西王母又称“瑶母”,即玉母、玉女神。这和后来的华夏道教神话第一尊神叫“玉皇大帝”的,原来都有玉神话为共同的信仰背景。西周王朝第五代天子,是后羿以来惟一到达昆仑仙境见到玉女神的凡人。他的西征事迹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羡慕,也就顺理成章了。陶渊明诗句“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足以揭示《穆天子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