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59881
大小:68.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28
《“去意识形态化”与“公正至上”-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去意识形态化”与“公正至上”
2、第1 ——与徐友渔先生对话拙文《徐友渔:自由还是主义?》引来徐友渔先生的回应。我将继续延伸一些问题。而徐先生对我的一些观点的误解,我将努力加以澄清。理性的态度有时是讨论或对话能够获得意义的严厉前提。在“反批评”拙文基础上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也恰恰是我认为必须有所阐述并且接受批判和置疑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无法回避。而不超越于自身所认同和信奉的主义之上的争论只能导致“共识”和“底线”的摧毁,使所谓的思想争鸣仅仅是一场用学术与非学术语言玩的智力游戏而无法切入严峻的现实背后必然导出的可以为许多持不同观点与立场的人进行“公共选择”的基本路径。
3、因此这样的对话无论如何是一种幸运。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自由主义如何应付自身发展带来的“异化”?自由主义能不能意识形态化,在一个没有自由土壤的社会里,它的意识形态化会不会与极权主义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基础获得一种逻辑上的同构性?自由主义以何种形象面对民族利益?二是政治民主化的逻辑建立在哪种共识之上?三是经过几年的争论,中国思想界的日益分裂在当前会不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场景,即一些被认为或可能被认为是分属于“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人开始松动、渗透和合流,以致新的一些立场因其思想资源的复杂而要求重新界定?这些问题背后又可以牵扯到其他一些问题。当前中
4、国思想界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由于思想资源的不同,由于在政治、文化、经济上的不同立场,不仅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对立和相互接近,在现实的刺激下,就是同一“派别”之间也常常出现许多甚至是不可能挽回的分歧。在这样的时候,大而化之地用一些整全性的判断和仅仅在代号的功能上才有意义的术语来分析已经丧失了它的解释力和规范力。在此基础上的“自由主义如何如何”或“新左派如何如何”都是武断的。因此厘清一些问题的语境可以为不同的主张谋得他们存在所应有的公平地位,并且形成一股对抗专制和谋求政治民主化程序启动的合力。正如徐先生在反驳我的文章《为什么是自由主义,什么样的自由主义?----与石勇
5、先生对话》的结尾所说的“如果目前自由主义--新左派的僵硬划界能有所松动、改变,那一定体现了中国知识界的长进。观点的分歧和对立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对专制和非正义的抗争;重要的是观点一定要是头脑思索、心灵感受的产物,而不是由屁股决定。”一、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化的危险我注意到,徐友渔先生对于无论是别人加冕还是自己戴上的“自由主义者”桂冠是安之若素的。也许徐先生当之无愧。但并不是谁都可以这样未经过自我的“资格论证”就称自己是“自由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并不都是右派,而右派也不都是自由主义者。但在中国,由于专制政体背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之对立的自由主义者却似乎都
6、是右派。这的确耐人寻味。而由于几十年来极权统治的恶果,更由于“文革”将罪恶发挥到极端,新左派这个无中生有的历史包袱使他们实际上丧失了一定程度的“价值依据”,如果不是对公平、公正的强调,我甚至很难想像在政治哲学领域他们能有什么吸引力。而由于自由主义理论在中国从未在政治上加以实践,加上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与“代表”了自由民主的美国的强大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存在,自由主义的优势是极为明显的。而且,由于经济自由主义已渗入官方的意识形态体系,政治自由主义已获得了它的“经济基础”的逻辑支撑。徐先生批评我说高估了官方的执政能力和应变能力,实际上我并不是希望与虎谋皮,而是
7、暗示“渐进自由主义”在目前来说已经属于一种被默认的“政治正确”的话语,至少在媒体上它已大受欢迎。在当前经济自由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统治的合法性的重要支持依据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几近成为一块即将扔掉的烂布,目前仍然形式地被提及仅仅是一种历史的惯性罢了。种种迹像已经表明:在中国的各种主义,各种社会思潮中,没有哪一种比自由主义更有前途。通过反专制的姿态与对自由的垄断,无形中造成了这样一个幻觉,自称是“自由主义者”更能获得道德优势,甚至似乎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能够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的真理。这种“真理在握”的无意识常常导致某些自由主义者的自我批判精神的
8、沦丧,以致在很多时候,“自由主义”是容不得批评的,一批评就是“反对自由主义”,甚至是反对自由民主本身。在这样的时候,批评者不被称为专制的奴才已属万幸。有许多人甚至认为,只要持有“自由主义立场”,那么在这种名义下的言行不仅凭空就具有了一种正义性,而且其诸多已被逻辑所证明的“不义”都是可以原谅的。这种“自由主义的言说”越来越像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言说。它无视这样的两个逻辑断裂,即缺乏自由精神土壤的中国社会中“主义者”与“主义”的内在精神的非同构性,以及知识与价值的这两个不同领域的不可越位。意识形态化将使它与“马克思主义”一样变成一种强行作出价值判断而自身的内在价值却已
9、被消解的工具,从而无法逃避一种“合法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