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视角下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

旅游开发视角下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

ID:22338419

大小:27.4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旅游开发视角下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_第1页
旅游开发视角下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_第2页
旅游开发视角下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_第3页
旅游开发视角下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_第4页
旅游开发视角下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旅游开发视角下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旅游开发视角下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文章作者:罗永常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原生态民族研究中心  点击数:1300  加入时间:2010-11-112:35:28一、前言“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指在部分偏远地区,由于地理或历史等原因,当地民俗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的影响,仍然保存着一种较原生的、未经改变的传统民族文化[1]。在我国,越是偏远、封闭、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就越具有原生态的特点,保存的原生态文化也相对丰富而完整。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掀起了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热潮。旅游开发虽

2、然顺应了当代文化体验的旅游需求,但由于这类社区的特殊性及其固有的一些制约因素,旅游开发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难题。比如开发品位不高、深度开发不够、旅游综合效益差、开发带来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过度性开发引起的商业化、庸俗化等诸多问题,许多景点生命周期十分短暂,难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黔东南州是我国三十个自治州中总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在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谐生活着33个341.4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人口171万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19%,侗族134.2万人,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5.8%,是全国苗族侗族原生文化的中心。黔东南州由于历

3、史及地域原因,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原生民族人文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原生的文化种类繁多,精彩纷呈。这里有刚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有全国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全国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有国家级文物—从江增冲鼓楼和郎德建筑博物馆,有中挪政府共建的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台江姊妹节,有粗犷奔放的“东方迪斯科”——返排木鼓舞。在黔东南的一个个“苗乡侗寨”里,几乎都还保存着独具特色、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婚俗文化

4、、民族歌舞文化,被国内外游客赞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亚洲有两个,另一个是中国西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世界十大“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称他2002年秋的黔东南之行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荣幸的一次体验,黔东南这个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将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黔东南的最大优势。依托这一优势,地方政府已经把“建设原生态民族文化

5、世界旅游目的地”作为黔东南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原生态黔东南”的旅游形象,全方位营造原生态民族文化氛围。由于来黔东南搞旅游规划的大多是外地学者,对黔东南少数民族社区和独特文化的了解先天不足,又限于时间和成本,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深入研究黔东南民族文化,对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系统研究不足。这样,搞旅游的不能深入研究本土文化,而搞文化的又难以介入旅游开发,造成目前黔东南很多旅游规划中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部分的研究明显不足,旅游开发实践中缺乏基于系统研究和黔东南实际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方案。尤其对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理念与目标、文化要素

6、的旅游产品转化、旅游项目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不足,使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难题,在保护和开发的两难决策中带来了浅层次开发、文化破坏、示奇媚俗、过度商业化等诸多问题。一些学者对原生态文化的旅游开发提出了置疑。本文在客观认识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就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目标、理念与开发原则进行初步探讨。二、黔东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民族文化因素。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多种多样,包含了原生态社区的环

7、境及其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各类资源。“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就是以原生态社区环境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享受乡野田园风光为动机,融观赏、考察、体验、度假、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2]。在黔东南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中,既包括显性文化要素(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隐性文化要素(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显性与隐性的混合文化要素(家庭婚姻、人生礼仪、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节庆节日、民间艺术等)。这些都是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能够满足人们在文化上追求多样性与变异性的消费心理需求,对国内外的游客具有极

8、强的吸引力。但并非所有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要素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从旅游开发的角度看,能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