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1929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对中国单簧管发展历史的回顾和民族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中国单簧管发展历史的回顾和民族化思考:单簧管是一件外来的乐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中国的开花和结果,成为了中国音乐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先是回顾了单簧管艺术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并对新时期下,如何更好的发展单簧管艺术,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单簧管艺术;历史回顾;发展思考 一、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回顾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单簧管艺术的发展 早在清朝的乾隆年间,随着中西交往的深入,单簧管就已经传入了中国。当时的一位宫廷乐官命令手下的画师,画下西洋使者的全部乐器,其中就有单簧管,这也是单簧管在中国第一次以图片的形式出现。至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
2、赫德在中国担任海关税务司,此人是一个单簧管爱好者,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要举办各种宴会,于是便成立了中国第一支西洋管弦乐队,成员为当时的海关的工作人员和青年学生。被誉为中国单簧管第一人的穆志清,就是师从这个乐队的一位演奏者。穆志清先生对于中国单簧管艺术的发展是有着巨大的推动之功的。一方面因为他高超的演奏技法,能够多次进入宫廷演奏,无形之中就将这件洋乐器,展示给了中国的上层人士,大大推动了单簧管艺术的传播。另一方面,1922年,穆志清受邀到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在这里教授单簧管,吴伯超、谭抒真、冼星海等人都是他的学生,为中国的单簧管艺术培养出了第一批的人才。五四革命运动
3、时期,一大批海外学归来的音乐家,开始在中国大力兴办音乐教育,贡献最大的当属萧友梅,他在上海创立了上海国立音专,效仿西方的音乐教学体制,聘请当时在中国的外国音乐家作为教师,穆志清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金陵女子大学、北京大学等,都先后开设了单簧管艺术教育,为中国单簧管艺术的发展,培育了第一批的师资力量。 (二)新中国成立后单簧管艺术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于音乐文化建设极为重视,各地纷纷成立交响乐团,为单簧管艺术的创作和演奏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而且在周总理的批示下,恢复和建立了多所专业的音乐院校,特别是单簧管,还被引入了师范院校之中。穆志清、秦鹏章、张梧等,
4、纷纷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特别是张梧先生,为单簧管的民族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文革时期单簧管艺术的发展 文革时期是文化艺术事业凋敝的十年,作为单簧管艺术来说,在洋为中用的最高指示之下,开始了单簧管艺术民族化的第一次大规模探索,收到了始料未及的效果。 (四)改革开放后单簧管艺术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单簧管艺术也迎来了自己发展的春天。首先是单簧管的创作,先后有潮流派、传统派和流行派三种风格问世,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的作品,不但符合单簧管艺术的本质特征规律,还能够和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相融合,并在作品中体现出当时最为流行的作曲技法,在国际上也有较
5、强的影响力。同时,我国的九所音乐学院和多数艺术学院,也陆续开设了单簧管专业,培养出了大量的单簧管创作和演奏人才,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成为了之后单簧管事业的精英人才。中央音乐学院的陶纯孝先生是中国单簧管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她早年师从于穆志清先生,后来又远赴捷克留学,接受到了完整和系统的技术学习过程,具有着十分扎实和精湛的演奏技术。在她的带领下,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培养出了多位单簧管艺术人才。伴随着的单簧管教育的大发展,单簧管艺术也逐渐朝着综合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南京艺术学院的王振先教授,在培养了大批的演出人才的同时,还注重对单簧管的理论研究,不但为单簧管演奏提供了充足的理
6、论支持,也为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至二十一世纪,单簧管艺术已然成为了中国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有着多为有着极高声望的陶纯孝、陶旭光等单簧管大师,也有着的袁源、何易等中青年骨干力量,而且单簧管教学体系已初步的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单簧管艺术的群众基础大为增强,从1998年以来,每年一届的中国单簧管艺术节,已经成为了中国单簧管艺术的盛会,也成为了一个响亮的艺术品牌,多种中外交流的活动和国际大赛,都有中国单簧管演奏者的身影,全国各地都有大批学生单簧管演奏的孩子们,单簧管艺术已经在中国遍地开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二、中
7、国单簧管艺术的发展的民族化思考 任何一门外来的艺术传入中国,都要面临着一个民族化的问题。单簧管自己也不例外,一方面是有着的自身血统的外来艺术,一方面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音乐文化,这两者唯有充分的融合,才能保证这门艺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这一点的已被大批的单簧管艺术家所认知,也做出了各种积极的探索,新时期下,笔者认为,中国单簧管艺术的的民族化进程,还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于民歌的吸收 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中国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既有粗犷嘹亮山歌,也有的宛转悠扬的小调,还有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等等。特别是近年来,原生态唱法的出
8、现,使得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