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1574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初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再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再探究 初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再探究 /包丽婷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某个知识点到底应该体现工具性,还是应该体现人文性,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颇有争议。这样的争论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是有益的,因为只有争论才能推动语文课程改革不断向前发展,也只有争论才能使人们对重要问题达成共识。 一、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直观理解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理解工具性,往往是从应用性角度来考虑的,通常认为,字词如何正确发音、语句如何才能通顺、言辞是否准确达意等均属工具性范畴。而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语文是一种工具”的说法。根据这一说法,我
2、们可以认为,当人们利用语言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时,语言(叶圣陶先生曾将口头语言定义为语文),就是语文工具性的一种体现。我们还可以认为,在初中古文学习中,对古文的一些基本用法的学习均是工具性的一种体现,如“焉”、“乎”可用作语气助词,“何也”表示疑问等。 人文性相对于工具性而言,至少在实际中体现得更晚一些。因为曾经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沉浸在语言发音、文字读写、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中,而包括新课程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传统教学中是极为少见的。事实上,尽管人们对“人文”这一词语的内涵与外延尚无绝对的共识,但取其基于人类文化本义而衍生的情感、精神、信仰等因子仍然是公认的要素。因此,在初中语文
3、教学中,要旗帜鲜明地弘扬作为人文学科的基本功能,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符合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熏陶。 二、初中语文工具性本义探究 语文的工具性具有双面性。对于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而言,他们一方面有语言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接受过小学六年的语文教育,形成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如果说小学语文因为应试压力不大,因而还能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渗透一定的文化素养的话,那初中语文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已经更多地倾向于工具性的教育了。这就造成了初中语文教育的趋利性——怎样教有利于应试,就怎样教。在不断重复训练中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越来越机械,从而丧失了对语义的理解。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对课文中古诗词的机械记忆,
4、中考作文中的华丽词藻堆砌,类似于八股文式的绣花枕头文章等。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呢?不妨参照课程专家的一些观点,有学者指出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应当是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之后,能够熟练地将语言作为工具,顺利地与外界进行一些交际活动。对此,笔者以为,初中语文工具性的适当理解与适度把握,应该在于将人类文化知识以高质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训练应当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人格尊严为本,不能以机械传授、重复训练作为教学方式。 三、初中语文人文性本义探究 人文性相对于工具性而言具有一定的弥散性,用更贴近教学实际的话说,工具性的内容一般都有标准答案,可以直接判断正确与否,而
5、人文性则不同,更多取决于判断者个体的感受,有时还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人文与非人文的东西有时区分得不那么清楚。有专家总结指出,当下初中语文甚至还存在一些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于是叶圣陶先生再次批判“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语文)肩上”,这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是有警示意义的。几年前,徐江教授的《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一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另外,有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语文教学并不必然担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这不属于人文。更为大家认同的是,语文教学直指人性中善良的部分,引领学生走向真善美,这才是人文性的本义。 结合相关研究来审视初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人们普遍认为,
6、人文性应该体现为对初中学生生存意义的关怀,对生存价值的思考;体现为“以生为本”,因此在教学中就要“以学定教”;体现在实际教学中,要把语文看作一个鲜活灵动的对象,而不只是死的知识,要努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作为真正的生命个体进入到语文中来。新版“课标”依然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这段话中的“主体”、“身心发展”、“好奇心”、“求知欲”等,事实上均属于成长中的学生,做到这些,也是人文性的一种隐性体现。 总之,人文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两种存在领域,一是存在于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所教授的内容上
7、,要让知识不再生硬,而是存在于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当中;一是存在于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中,借用一句话说,“语文具有的人文性,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的人文性中予以体现。”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和谐共生 在课程改革前一阶段(主要体现在2011版课程标准颁布前的10年),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有过相当多的争论,客观地讲,双方说得都有道理,但又摆脱不了为了证明自身观点而选择有利于自身依据的嫌疑。因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