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学 

ID:22296797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土地资源管理学 _第1页
土地资源管理学 _第2页
土地资源管理学 _第3页
土地资源管理学 _第4页
土地资源管理学 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管理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土地资源管理学1.1土地资源: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1.2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二者关系: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4产,具有了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权)意义。1.3土地功能:负载(生物和非生物负载);养育(使各种生物生存、繁殖);仓储(矿产、能源资源);提供景观(自然景观.);储蓄和増值(价格上身趋势)。1.4土地特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罝的固定性、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

2、性、土地利用的永续性。1.5土地管理概念:1)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2)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于地、地于地之间的关系;3)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土地利用;4)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方法管理土地;5)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与控制;6)土地管理的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主要受社会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1.6土地管理学基本任务:应用土地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宄和阐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调整土地关系,监督调控土地利用的规律性,以达到平衡土地供求矛盾,取得尽可能大的生态效益,经

3、济效益,社会效益。内容:原理;内容和方法;案例分析;操作实务内容:1)包括地籍管理(管理)、土地权属、土地利用;土地市场;2)四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共同构成完整的土地管理内容体系;地籍管理是基础,土地权属、土地市场管理是手段,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2.1土地管理原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3.1政府对土地实施宏观管理的必要性:1)土地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乂是稀缺资源;2)公有制土地的存在;3)土地利用外部性的存在(土地利用中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不通过影响价格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另一经济主体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的现象);

4、4)土地市场存在失灵现象(公有土地资源和公有产品的存在;土地利用的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性;土地投机行为)。3.2政府失灵原因:公共决策失误(信息不充分、不完全,政策的“时滞”);政府庞大行政机构运行的低效率和“内部效应”(职责重复,部门内部层次多、职责不清);寻租活动(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对策:1)强化政府对土地的公共管理职能;2)加强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良好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互动合作关系;3)强化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4)建立健全土地法律体系和加大执法力度。3.3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行为模式:1)保障土地市场机制的正常

5、运行;2)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对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3)消除土地利用的外部性;4)协调个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保障土地配置的公平和效率3.4土地管理的任务和原则:任务:1)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努力实现土地,特别是耕地供求的动态平衡;2)控制“土地供给闸门”,参与宏观经济调控;3)加强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科学规划;4)加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5)深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新体制,新机制;6)健全法制,依法行政,实现土地管理秩序的根本好转。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统一的

6、原则;坚持依法、统一、科学滴管理土地的原则。3.5土地管理方法:行政方法(命令、指示、规定、通知等);经济方法(地租地价杠杆,财政杠杆,金融杠杆,税收杠杆);法律方法(贯彻执行法规,调整关系,规定准则);技术方法(GPSGISRS).四种方法各具特色,乂有局限,只有综合利用才能事半功倍。5.1土地制度: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土地关系的总和,是关于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的制度。它反映着因利用土地而发生的人与人、人与地之间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所有制度:是法律所有权,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的权利;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

7、,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使用制度: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映和体现前者,是实现和巩固前者的一种形式和手段。5.2我国现阶段土地所有制及其形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农村: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城市:接管、没收,赎买,土地征收,立法等形式确立。5.3土地产权的基本特性:具有排他性;客体必须具备可占用性和价值性;土地产权必须经过登记,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土地产权和对性。5.4我国国有土地所有权主体、客体和内容:主体:国家;客体:一切国家所冇的土地,包括:城市市区的土地;依照法律规

8、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依照法律规定国家征收的土地;依照宪法规定属国家所有的荒山、荒地、林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