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92880
大小:54.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痰瘀同治法防治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痰瘀同治法防治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300211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痰瘀同治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和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实验,确定纳入剔除标准,将入组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中丙医结合治疗组,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hs-CRP、体重指数(BMI)。结果:痰瘀同治法对早期DN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少24h尿微量白蛋白和改善血脂各指称有关。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痰瘀同治法;血脂;丹蒌片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由多种病因
2、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作为并发症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糖尿病患者牛.存质量下降。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N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主要以微量蛋白尿为主要特征。DN—旦进入临床期,如未经有效控制,肾功能将进行性减退,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如何防治DN己经成为目前糖尿病研究的重点。但是目前临床治疗仍以控制血糖和对症治疗为主,缺乏公认有确定疗效且安全的防治DN的药物。中医药在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延缓DN进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临床体系[1,2]。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发现
3、,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以痰瘀互结证为主,侶鲜见深入研究痰瘀同治法早期干预DN的文献报道。根据治未病的思想,笔者认为应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予以适当的活血化瘀和祛痰药物治疗。而其有痰瘀同治作用的丹蒌片具有安全、方便、经济特点,有利于推广使用。我们针对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期使用痰瘀同治法的疗效、作用机制,以及痰瘀互结证与DN早期的关系做以下研究。一、临床资料1病例来源选取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的入院及门诊患者,共收集患者67例。2诊断标准2.1纳入排除标准: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3版)》DN微量蛋白尿期诊断标准纳入33例T
4、2DM病史≥10年的早期DN患者;排除其他可能引起U-mAlb增加的原因,如酮症酸中毒、泌尿系感染、运动、显著高血压及心力衰竭;排除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妇女;或哺乳期妇女;排除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与最终入组的受试者签订《受试者知情同意书》。2.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郑筱萸[3】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痰瘀互结证:主证:胸闷,头晕目眩,肢沉体胖;次证:痰多U粘,胸闷气短,肢体酸痛,麻木。舌象、脉象: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边有齿痕、苔浊腻,脉弦滑。以上主证必备,次证兼具2项以上,结合舌象、脉象,即可诊断。2.3健康对照组选择标准:年龄50-8
5、0岁,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胸透、血尿粪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等理化检査,评定无心、脑、肝、肾、肺等主要器官系统的实质性病变者,共34例。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实验将入组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仅采用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常规治疗合用中药治疗);治疗根据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受试者的舌脉体征,予丹蒌片。2临床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受试者入组前,留取24h尿液,送本院检验科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24h尿微量白蛋白;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送本院检验科检测血脂、hs-CRP;计算体重指数(
6、bodymassindex,BMI),统计并检测各组受试者基线水平是否一致,建立受试者档案。2.1观察指标2.1.1所有受试者分别于入组后第0、6、12、18个月初,检测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脂、hs-CRP,方法同上,计算BMI。记录检测日期,化验单归入受试者档案。2.1.2临床症状:心胸窒闷、头晕0眩、面色晦暗、倦怠乏力、肢体麻木、肢体闲重、气短、肢体酸痛、舌象,脉象等。3数据统计:所有数据由2位不同数据录入人员分别录入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处理各指标,其中组间比较采
7、用SNK-q检验,检验效能p=0.05;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效能p=0.05。三、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资料均衡性对比67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0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8岁,表1说明两组间一般资料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均P〉0.05)。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变化情况(见表4)表4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CR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冇可比性;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各治疗组、各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